医师承报名需高中及以上学历、年满18岁,选合格指导老师签公证合同,提交资料审核后跟师学习
是关于2025年中医师承报名条件的详细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结合最新政策与实践要求整理而成:
报名条件
类别 | 具体要求 | 备注 |
---|---|---|
学历门槛 | 高中及以上学历(含同等学力) | 无中医药专业背景限制 |
年龄限制 | 满18周岁 | 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
学习周期选择 | 可选三年制或五年制模式 | 影响考核标准与执业范围 |
导师资质 | 需拜师于省级以上中医药主管部门认证的资深中医师 | 指导老师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
法律文件准备 | 必须签订经公证处审核的《传统医学师承关系合同书》 | 确保师徒双方权益受法律保护 |
实践证明提交 | 提供跟师出诊、病例记录等过程性材料 | 杜绝虚假挂名现象 |
考核承诺制 | 承诺完成规定时长的系统学习并通过阶段性考核 | 重点考察经典诵读与跟诊实效 |
报名方式全流程解析
-
前期筹备阶段
- ✅确认个人符合基本资格后,寻找合适的指导老师,建议优先选择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满15年的专家作为导师;
- 📝起草并签署书面跟师协议,注明教学计划、学习目标及双方权利义务,随后至当地公证处办理合同公证手续;
- 📚制定个性化学习方案,涵盖《黄帝内经》《伤寒论》等经典著作研读、汤头歌诀背诵以及门诊跟诊安排。
-
正式注册环节
- 登录所在地中医药管理局官方网站,进入“传统医学师承备案系统”填写电子申请表;
- 上传身份证扫描件、学历证书、公证后的师徒合同、导师执业资格证书复印件等材料;
- 缴纳备案登记费(具体金额以各地通知为准),获取唯一编码的《师承人员学习登记本》。
-
跟师实践管理
- 📅严格执行考勤制度,每月至少跟随导师门诊实习20个工作日;
- ✍️详细记录典型医案诊疗过程,定期提交读书笔记与心得体会;
- 🏥参与基层医疗机构义诊活动累计不少于3个月,积累基层服务经验。
-
阶段考核机制
- 第1年末进行基础知识笔试,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概要;
- 第2年起增加技能操作考核,包括针灸穴位定位、推拿手法规范度测试;
- 结业前组织专家评审组开展综合面试,模拟真实诊疗场景答辩。
-
出师认证程序
- 完成规定学制后,向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完整版跟师笔记(不少于5万字) ▪独立接诊病例分析报告(附原始病历) ▪导师出具的学业评价意见书
- 通过审核者参加统一组织的出师资格考试,合格后颁发《传统医学师承出师证书》。
常见误区警示
⚠️警惕某些机构宣称“快速拿证”“包过班”,正规师承必须满足实际学习时长要求; ⚠️注意区分“师承”与“确有专长”两类考试的不同准入标准; ⚠️避免选择未纳入官方名录的私人带徒行为,以免影响后续执业注册。
FAQs
Q1:非医学专业的本科生能否报名参加中医师承?
答:可以,根据现行政策,只要具备高中及以上学历即可报名,对原专业没有限制,但建议提前补充中医基础课程学习,以便更好适应跟师节奏,理工科学生可通过旁听大学公开课强化理论基础。
Q2:师承期间是否需要全职脱产学习?
答:不强制要求脱产,多数学员采取半工半读模式,利用周末及节假日集中跟诊,关键是要保证每周实际临床接触时间不低于15小时,并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学习任务,部分单位允许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