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识判断部分
1、《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大政府对文化事业建设的投入力度,下列属于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是( )

A.支持文化企业在海外投资、投标、营销、参展和宣传活动
B.继续完善文化市场的准入政策,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产业
C.文化内容创意生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经营享受税收优惠
D.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社会力量提供公共文化产品
解析:选项A、B、C都涉及市场机制或税收优惠政策,而只有选项D是通过政府直接购买服务来提供公共文化产品,符合政府投入保障政策的定义。
2、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关于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古田会议:解决新型人民军队建设问题
B.遵义会议:纠正“左”的军事路线

C.洛川会议: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
D.瓦窑堡会议:确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
解析:洛川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制定红军北上抗日的行动计划,而不是决定北上抗日的总方针。
3、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诞生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歌曲,歌词均来自这些著名歌曲,其中创作时期与其他三首不同的是( )
A.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
B.我们生长在这里,每一寸土地都是我们自己的
C.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站起来!
D.宽广美丽的土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解析:选项A、B、D分别对应抗日战争时期的《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和《松花江上》,而选项C对应的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义勇军进行曲》。
4、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
②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阳
③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
①②③
解析:正确顺序应为③①②,即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5、下列不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的是( )
A.最低工资保障
B.最低生活保障
C.税收
D.社会保险
解析:最低工资保障属于初次分配范畴,而最低生活保障、税收和社会保险则属于收入再分配手段。
6、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北师覆没威海卫,签订条约在马关
②武装起义占三镇,武昌汉口和汉口
③鸦片带来民族难,销烟虎门海滩前
①②③
解析:正确顺序应为③①②,即鸦片战争、甲午战争、辛亥革命。
7、下列法律现象与概念对应错误的是( )
A.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自由裁量权
B.载于简牍谓之书,合而验之谓之契──合同
C.一兔走,百人追,积兔于市,过而不顾──物权
D.疑罪从无,罪疑惟轻,功疑惟重──疑罪从无
解析:选项A中的“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指的是根据犯罪动机和心理状态定罪,而非自由裁量权。
8、下列做法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是( )
A.某公立大学以其教学大楼产权向银行申请贷款作抵押
B.某乡镇企业以所属土地所有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C.某农民以所属宅基地的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D.某国有企业以所属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解析: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只有国有企业可以以其所属土地使用权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9、“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以下诗词描写“雁门关”的是( )
A.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B.出关去,往辽东,诏徙十万填新丰
C.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秋风
D.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兵秋点兵
解析:选项C中的“长城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秋风”描写的是雁门关。
10、下列作品与评价对应不正确的是( )
A.《桃花扇》──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
B.《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C.《儒林外史》──一部终之以琴,滔滔皆是,谁为知音
D.《聊斋志异》──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
解析:选项C中的“一部终之以琴,滔滔皆是,谁为知音”是对《红楼梦》的评价,而不是《儒林外史》。
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
21、莫里哀曾说:“喜剧的责任,就是通过娱乐来纠正人的缺点。”近年来的法国轻喜剧,尤其擅长 ,用淡淡的笑声拆解社会难题的九连环,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现实意义。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解析:根据题意,法国轻喜剧通过轻松的方式解决复杂的社会问题,因此填入“化解”最为恰当。
通过对2013年国考行测题目及答案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常识判断部分涵盖了多个领域的内容,包括政治、历史、经济和文化等,这些题目不仅考察了考生的知识储备,还考察了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则更侧重于语言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察,希望以上分析能对备考的考生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