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国考申论的答案是什么?

科菲 国考专题 44
2010年国考申论的答案是什么?-第1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省部级)

注意事项

本试卷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满分为100分,考试总时限为150分钟,请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的,一律无效。

给定资料

全球海洋面积大约3.6亿平方公里,占地球面积的71%,一般认为海洋资源包括旅游、可再生能源、油气、渔业、港口和海水六大类,根据国务院2003年5月9日颁布的《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我国有海洋生物两万多种,海洋鱼类3000多种,天然气资源量14万亿立方米,滨海砂矿资源储量31亿吨,海洋可再生能源理论蕴藏量6.3亿千瓦,海洋石油资源量约240亿吨。

联合国亚洲及远东经济委员会对包括钓鱼岛列岛在内的我国东部海底资源进行勘察,得出的结论是:东海大陆架可能是世界上丰富的油田之一,据我国科学家估计,钓鱼岛周围海域石油储量大约30亿到70亿吨,据有关部门测算,整个南海发现的石油地质储量大约230亿至3000亿吨,约占我国总资源量的三分之一,有第二个“波斯湾”之城,南海海域是世界上尚待开发的大型油藏之一,其中一半以上的储量分布在应归中国管辖的海域。

国家海洋局某负责通知指出,要看到我国海洋资源这些数字相对于我国庞大的人口规模来说是非常有限的,他说,衡量一个国家的海洋资源优势通常有三个指标:第一个指标是人均管辖海域面积,从这个指标上来看,我国在世界的排名大概是120名左右;第二个指标是海陆面积比,我国这个比值是0.31︰1,世界排名大概100多一点;还有一个指标是海岸线长度和国土面积比,这个比值我国在世界的排名90多位。

渤海是我国的半封闭型内海,总面积7.7万平方公里,海岸线3784公里,素有我国“鱼仓”、“盐仓”和“海洋公园”的美誉,渤海是中国北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开发力度加大,渤海的污染日益加剧。

濒临渤海的二界沟是某市大的渔港,过去城里的海鲜商贩和饭店伙计基本上都到这里来上海货,可眼下,尽管离休渔期还有一个月,但很多船都停靠在码头没有出海,从世界范围看,海洋及其资源的破坏,波及面积相当大,其原因不单是污染,还包括过度捕捞、填海造地、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等等,海洋的污染将毁灭鱼儿的家园,但让人类不寒而栗的毁灭绝非而已!

2008年11月,国务院批准了《渤海环境保护总体规划(2008-2020年)》,规划确定了加强重点环节和关键领域保护与防治,建立渤海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系统;面源点源治防联动,建立陆域污染源控制和综合治理系统;全面实施节水治污战略,建立流域水资源和水环境综合管理与整治系统等五大主要建设任务,体现了渤海环境保护任务的综合性、战略性与长期性,并强调在海洋开发过程中,全面推进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确保引进项目为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和高效益的企业和产品,促进海洋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2010年国考申论的答案是什么?-第2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2009年4月,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视察沿海某省时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截至2008年,我国海洋经济总产值接近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9.87%,并且提供了数以千万计的就业岗位,我国沿海已初步形成包括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在内的“三大五小”的经济区域整体布局,为进一步发展海洋经济奠定了坚实基础,据预测,到2010年,我国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有可能达到11.11%,2020年将达到15.84%。

与传统海洋经济相比,承载蓝色经济发展的经济区,是以海洋、临港、涉海产业发达为特征,以科学开发海洋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产业为特色,以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为前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经济功能区,根据《实施集中集约用海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草案》,蓝色经济区将被打造成为黄河流域出海大通道经济引擎、环渤海经济圈南部隆起带、贯通东北老工业基地与长三角经济区的枢纽、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该省目前存在着实施“集中集约用海”的障碍,所谓“诸侯经济”发展态势明显,沿海各地申请的用海项目大都局限于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诸侯经济”催生的“诸侯港口、诸侯电厂”遍地开花,重复建设及海岸线资源浪费严重,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则有望打破这一瓶颈,该省知名专家W分析:“如果从全国乃至全球发展的大格局上来审视,需要明确一个在国内外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战略;放在黄河流域来定位,则需要一个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和能带动整个流域发展的龙头。”他认为:“把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成为黄河流域的大港口、大交通、大钢铁、大能源、大电力、大石化、大造船基地,将拉动整个黄河流域社会经济迅猛崛起……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战略定位并非仅仅成为黄河流域经济发展的龙头,要争取把半岛蓝色经济区纳入国家发展战略。”环渤海地区的天津滨海新区、河北曹妃甸工业区等都陆续进入国家战略,曹妃甸地处唐山市南部沿海,它依托唐山雄厚的产业基础和京津等大城市的区位、人才优势,发展潜力极大,根据国家批准的《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其工业区确定的功能定位是:能源、矿石等大宗货物的集疏港、新型工业化基地、商业性开发投资返回、机制创新试验总体成为环渤海地区重要的增长极。

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给定资料1”提到,权威人士认为,“无论是从中国历史,还是从中国现实来看,我们都没有浪费的理由”,请结合这一点和给定资料各部分内容,归纳一下我国在对待海洋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2、“给定资料5”提到了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意义,请结合给定资料内容,比较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曹妃甸工业区在地理条件、经济情况以及发展定位等方面的不同之处。(10分)

要求:准确、全面、条理清楚,不超过200字。

(二)针对资料中所提出的具体问题及其影响,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措施。(20分)

要求:合理、可行,针对性强,不超过300字。

(三)围绕“如何科学开发和保护海洋资源”这一主题写一篇文章。(50分)

要求:观点明确,结构完整,语言流畅,字数不少于1000字。

参考答案

(一)1.我国在对待海洋资源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枯竭;填海造地和盲目攫取海底能源破坏海洋生态环境;陆源污染严重,尤其是渤海等半封闭海湾污染尤为突出;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导致治理效果不佳,其产生的原因包括:经济利益驱动下的短期行为;法律法规不健全或执行不力;公众环保意识薄弱等。

2、半岛蓝色经济区位于环渤海地区,拥有较好的基础设施和区位优势;经济较为发达,海洋产业基础雄厚;定位为国际竞争力强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曹妃甸工业区则位于唐山市南部沿海,依托唐山的重工业基础;处于开发初期阶段;定位为环渤海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基地,两者在地理条件、经济情况和发展定位上有显著差异。

(二)建议措施包括: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海洋资源开发和保护的法律体系;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海洋环境保护;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建立健全跨部门协调机制,形成合力治理海洋问题的良好局面;优化产业结构,减少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比重;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海洋环境挑战。

(三)文章概要:海洋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于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至关重要,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海洋资源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海洋环境,我们需要加强立法工作,制定更加严格的法律法规来规范海洋资源的开发活动,我们应该加大对海洋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通过科技创新找到更加高效利用海洋资源的方法,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海洋污染等问题带来的挑战,每个人都应该树立起保护海洋的意识,从自己做起减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让我们的蓝色家园永远美丽下去。

标签: 2010年国考 申论答案 公务员考试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