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涵盖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和资料分析五大模块,其中时政内容在常识判断部分尤为突出,以下是对2017年国考行测的分析:
1、常识判断
时事政治:2017年国考行测中的常识判断部分涉及了诸多时事政治问题,例如关于中国外交的说法、宪法知识等,这些题目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政策理解能力和时事关注能力。
法律知识:法律相关的题目也是常识判断中的重要内容,如刑法修正案(九)的内容、行政复议受案范围等,这要求考生熟悉基本的法律条款和最新的法律修订。
社会热点:考试还涉及到一些社会热点问题,比如个人所得税法的适用情况,这类题目考察的是考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能力以及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言语理解与表达
文章阅读:2017年国考行测副省级卷中时隔14年再次出现了文章阅读题,这种题型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理解文章主旨和细节,并做出准确判断。
高频成语:地市级卷中继续沿用了高频成语题,成语题不仅考查考生的语言积累,还考查其在实际语境中的应用能力。

3、数量关系
几何问题难度提升:2017年国考行测中,数量关系的几何问题难度有所增加,这类题目需要考生具备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数字推理练习: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进行大量的数字推理练习,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4、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逻辑判断是判断推理部分的重要题型,2017年国考中首次推出一题多问的形式,这种题型增加了考试的难度,要求考生具备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古典题型比重上升:在判断推理部分,古典题型的比重有所上升,这意味着考生需要对传统逻辑题型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5、资料分析
图形选项双生:2017年国考行测中,资料分析部分首次出现图形选项双生的情况,这种新形式的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快速识别和分析数据。
数据分析能力:资料分析部分主要考查考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信息提取能力,考生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统计图表的解读方法,并能迅速找到关键数据。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不仅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还强调了考生的时事政治素养和社会热点问题的分析能力,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加强对最新法律法规的学习,关注时事动态,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培养逻辑思维和数据分析能力,通过全面的复习和针对性的训练,才能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
标签: 2017年国家公务员考试 行测部分变化 关键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