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理工大学黄锦安教授隶属于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理工大学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其自动化学院在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享有较高声誉,而黄锦安教授正是该学院的重要教学科研骨干之一,以下从学院背景、师资力量、学科建设、研究方向及社会贡献等多个维度,详细介绍黄锦安教授所在学院的情况,并穿插相关内容说明。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起源于学校1953年建校时的军用光学仪器专业,经过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以控制科学与工程为核心,涵盖机械电子工程、电气工程、人工智能等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院,学院目前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机器人工程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通过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学科建设方面,学院拥有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该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B+,位列全国前10%-20%,是江苏省优势学科和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师资力量是学院发展的核心支撑,自动化学院现有教职工150余人,其中教授40余人,副教授50余人,包括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国家级教学名师、江苏省教学名师等高层次人才,黄锦安教授长期在教学一线工作,主讲《电路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等核心课程,其教学风格严谨细致,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曾多次荣获校级教学优秀奖,在科研方面,黄教授的研究方向集中在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智能检测技术等领域,主持或参与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科研项目,发表SCI/EI论文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其研究成果在工业自动化、智能装备等领域得到了实际应用。
学院的科研平台建设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良好的研究条件,学院拥有“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社会公共安全图像与视频理解”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智能装备与控制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学院还与华为、中兴、科远科技等知名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黄锦安教授所在的“智能控制与自动化团队”依托这些平台,在智能电网控制、工业机器人轨迹优化等方向取得了系列突破,相关技术成果已应用于新能源发电、智能制造等领域,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
在人才培养方面,自动化学院始终坚持“厚基础、重实践、强创新”的理念,构建了本科-硕士-博士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学院每年招收本科生约300人,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博士研究生50余人,毕业生主要在航空航天、兵器工业、电子信息等领域就业,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黄锦安教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指导学生参与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多次获得国家级奖项,他还主编了《电路分析基础》《自动控制原理学习指导》等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被评为江苏省精品教材,被多所高校采用。
学院的国际化办学水平也在不断提升,与美国、英国、德国等国家的20余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学生交换、联合培养等项目,每年有超过30%的毕业生通过推免或考试进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包括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黄锦安教授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曾赴美国普渡大学访学,与国际同行合作开展复杂系统控制研究,其研究成果多次在国际自动控制联合会(IFAC)世界大会等顶级学术会议上报告。
从社会贡献来看,自动化学院立足国家战略需求,在国防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等领域承担了大量科研项目,学院参与的“某型制导控制系统”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智能电网调度优化系统”在多个省级电网公司推广应用,显著提高了电网运行效率,黄锦安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检测装置”解决了某军工企业生产线上的关键检测难题,使产品合格率提升15%,为企业节省成本上千万元,学院还积极服务地方经济,与江苏省内多家企业共建技术研发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人才支持。
为了更直观展示自动化学院的部分优势,以下表格列举了学院的主要学科平台及代表性成果:
类别 | |
---|---|
国家级平台 | 智能弹药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 |
省部级平台 | 社会公共安全图像与视频理解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智能装备与控制技术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 |
一流本科专业 | 自动化(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
学科评估结果 | 控制科学与工程(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 |
代表性科研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复杂网络系统鲁棒控制理论与方法” |
代表性成果 |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奖励10余项 |
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凭借雄厚的师资力量、完善的学科体系、先进的科研平台和突出的社会贡献,成为国内控制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重要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黄锦安教授作为学院的一员,在教学、科研及人才培养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其工作不仅推动了学院学科发展,也为我国自动化领域的科技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随着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学院将继续发挥学科优势,在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再创佳绩。
相关问答FAQs:
-
问: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学院的本科专业有哪些?各专业的培养方向有何不同?
答:自动化学院目前设有4个本科专业:自动化专业培养掌握控制理论与工程、计算机技术等知识,能在工业自动化、智能系统等领域从事设计、研发和管理的人才;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侧重电力系统、电力电子技术,培养能在电力行业、新能源领域从事系统运行、工程设计的人才;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聚焦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培养信号设计与运营管理人才;机器人工程专业面向智能制造、服务机器人等领域,培养机器人系统设计、开发与应用人才,各专业均注重实践能力培养,设有课程实验、实习实训等环节。 -
问:黄锦安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什么?有哪些代表性成果?
答:黄锦安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复杂系统控制理论与应用、智能检测技术,代表性成果包括: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逻辑的自适应控制方法,解决了非线性系统的鲁棒控制问题,相关成果发表在《IEEE Transactions on Control Systems Technology》等期刊上;研发的“智能振动检测装置”应用于某大型装备的故障诊断系统,实现了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获国家发明专利;主持完成的“某型控制系统优化”项目,提高了武器系统的控制精度,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他还主编了多部教材,电路分析基础》被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