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硕必背主观题哪个?这是许多法硕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主观题作为法硕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分值占比高,而且直接考察考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运用和表达能力,精准把握必背主观题的范围和重点,对于高效备考、提高得分率至关重要,法硕主观题主要包括简答题、辨析题、法条分析题、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五种题型,不同题型有不同的考查重点和答题要求,但核心都围绕民法学、刑法学、法理学、宪法学和中国法制史这五门核心课程展开。
从分值分布来看,刑法学和民法学是主观题的绝对核心,两门课程的主观题总分通常能达到150分中的100分左右,因此这两门课程的必背知识点是考生需要投入最多精力的部分,刑法学的主观题重点集中在犯罪论体系、刑罚论、具体犯罪的构成要件及认定等方面,犯罪构成的四要件(客体、客观方面、主体、主观方面)是每年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的高频考点,其中主观方面的故意与过失、意外事件,客观方面的危害行为、因果关系、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更是重中之重,具体犯罪中,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抢劫罪、盗窃罪、诈骗罪、强奸罪等常见犯罪的构成要件、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区分,以及共同犯罪中的共同犯实行过限、中止、未遂等形态,几乎每年都会以案例分析题的形式出现,刑罚论中的量刑情节(如自首、立功、累犯)、刑罚种类(尤其是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死缓、无期徒刑的适用)以及数罪并罚的原则,也是简答题和法条分析题的常客。
民法学的主观题则侧重于民事法律行为、物权、合同、侵权责任等核心制度,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无效民事行为、可撤销民事行为、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区别与联系,是简答题和辨析题的绝对重点,考生必须能够准确表述并举例说明,物权部分,物权的效力(排他性、追及性、优先性)、物权的变动(公示公信原则)、所有权、用益物权(尤其是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地役权)、担保物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的设立、效力及实现规则,是案例分析题和法条分析题的高发区,尤其是担保物权与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的交叉问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合同法部分,合同的成立与生效、缔约过失责任、预期违约、不安抗辩权、合同的解除、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赔偿损失、支付违约金、定金罚则)等,几乎每年都会涉及,且常与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结合出题,侵权责任法部分,一般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特殊侵权责任(如产品责任、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环境污染责任、高度危险作业责任等)的归责原则和免责事由,也是案例分析题的重点,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中的夫妻财产制、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扶养协议等内容,虽分值不高,但作为简答题或选择题的考点,也需要牢固掌握。
法理学的主观题虽然分值不如刑民两门高,但因其具有基础性和理论性,常以论述题和简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考生的理论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重点包括法的本质与特征、法的渊源与分类、法的效力、法的要素(规则、原则、概念)、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解释与推理、法治与依法治国等,法的规则与原则的区别、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内容、法律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责任、无过错责任、公平责任)、法律解释的方法(文义解释、体系解释、历史解释、目的解释)等,是简答题的高频考点,论述题则通常围绕法治理念、法的价值(秩序、自由、正义、效率)、法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关系等宏观命题展开,考生需要结合理论和现实进行阐述,做到观点明确、逻辑清晰、论据充分。
宪法学的主观题重点在于国家制度、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等,公民的基本权利(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社会经济文化权利)是简答题和论述题的核心,尤其是平等权的适用范围、人身自由的限制条件、言论自由的界限等,容易出辨析题和案例分析题,国家制度中的国体、政体、选举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特别行政区制度,以及国家机构的设置、职权、相互关系(如全国人大与人大常委会的关系、国务院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是简答题和法条分析题的常客,宪法的修改程序、宪法的保障机制等知识点,也需要重点记忆。
中国法制史的主观题分值相对较低,但考点细碎,需要记忆的内容较多,重点包括历代重要法典(如《法经》、《唐律疏议》、《宋刑统》、《大明律》、《大清律例》)、重要法律制度(如西周的五刑、春秋战国时期的铸刑书铸刑鼎、秦代的连坐制度、汉代的上请制度、魏晋南北朝的八议入律、唐代的十恶、明清的充军刑、清末的预备立宪和修律、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全书)、司法制度(如西周的狱讼制度、秦代的廷尉、唐代的三司推事、清末的四级三审制、民国时期的检察制度)等,法制史的题型多为简答题和论述题,考查对重要法律制度的内容、特点、历史意义的理解和记忆,考生需要梳理清楚各朝代法制发展的脉络,掌握重点法典和制度的细节。
为了帮助考生更清晰地把握各科主观题的重点,以下表格列出各科主要必背知识点及对应题型:
科目 | 必背知识点 | 常见题型 |
---|---|---|
刑法学 | 犯罪构成四要件、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共同犯罪、故意杀人/伤害/抢劫/盗窃罪、量刑情节、数罪并罚 | 案例分析、简答、法条分析 |
民法学 | 民事法律行为、物权变动、担保物权、合同解除与违约责任、侵权责任构成要件、特殊侵权责任 | 案例分析、法条分析、辨析 |
法理学 | 法的要素、法律关系、法律责任、法律解释、法治理念、法与社会关系 | 论述、简答 |
宪法学 | 公民基本权利、国家制度(选举、民族区域自治)、国家机构职权、宪法修改程序 | 简答、论述、法条分析 |
中国法制史 | 重要法典(《法经》《唐律疏议》)、重要制度(十恶、八议、清末修律)、司法制度(三司推事) | 简答、论述 |
在备考主观题时,考生不仅要记忆知识点,更要注重理解和运用,案例分析题需要先根据案情锁定考点,再运用相关法律知识进行分析,做到事实认定清楚、法律适用准确、逻辑层次分明;论述题则需要构建清晰的框架,结合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深入阐述,避免空泛议论,历年真题是备考主观题的最佳资料,通过研究真题可以把握命题规律、高频考点和答题思路,同时通过模拟练习提高答题速度和规范性。
相关问答FAQs:
-
问:法硕主观题中,刑法学和民法学哪个更重要?如何分配备考时间?
答:刑法学和民法学在主观题中的分值占比都很高,通常合计能达到100分左右,两者同等重要,不可偏废,但根据个人基础和兴趣,可以略有侧重,如果刑法基础较好,可以适当增加民法的时间,反之亦然,建议将70%的主观题备考时间分配给刑民两门,其中刑法和民法各占35%,剩余30%时间分配给法理学、宪法学和法制史,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刑民两门核心知识点的深度理解和案例练习,同时兼顾其他科目的基础记忆。 -
问:法硕主观题答题时,如何才能拿到高分?有没有答题技巧?
答:法硕主观题想要拿到高分,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知识点准确,记忆清晰,避免概念混淆;二是逻辑清晰,答题时分点作答,使用“其次、“第一、第二、第三”等逻辑连接词,使答案层次分明;三是理论联系实际,尤其是案例分析题和论述题,要结合具体案情或社会现实进行分析,避免单纯罗列知识点;四是语言规范,使用法律术语,表述简洁准确,避免口语化和冗余;五是卷面整洁,字迹工整,给阅卷老师良好的第一印象,考前多进行模拟练习,严格按照考试时间答题,提高答题速度和应变能力,也是拿到高分的重要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