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考研基本流程
(一)确定报考目标
1、选择专业
- 考虑兴趣爱好:如果你对某个学科领域有浓厚的兴趣,学习起来会更有动力,喜欢文学创作的同学可以选择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
- 结合职业规划:从未来的职业方向出发来选择专业,如果想从事教育工作,教育学相关专业是比较好的选择,像学科教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等专业,毕业后可以进入中小学任教或者从事教育研究等工作。
- 参考就业前景:有些专业就业市场需求大,就业机会多,比如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互联网行业蓬勃发展的今天,软件研发、数据分析等领域都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
2、选择院校
- 评估自身实力:根据自己的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因素来选择合适的院校层次,如果本科期间成绩优异,且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可以考虑冲击985、211高校;如果基础一般,可以考虑普通一本或二本院校中有优势专业的学校。
- 查看院校排名和声誉:可以参考一些大学排名榜单,如软科中国大学排名、QS世界大学排名等,了解院校在社会上的声誉,包括学术声誉和社会认可度。

- 考虑地域因素:不同地区的院校可能会有不同的资源优势,北京、上海等地的高校,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的学术讲座、实习机会和科研项目,而且这些地方经济发达,就业市场也比较广阔。
(二)复习备考
1、制定学习计划
- 公共课复习计划
- 英语:单词是基础,建议每天背诵一定量的单词,可以使用单词书或者手机APP,早上背诵30 - 50个新单词,晚上复习旧词,语法学习可以结合长难句分析,每周学习几个重点语法点,阅读理解是重点部分,要定期做真题阅读,每周至少3 - 4篇,并且分析错题原因。
- 政治:前期可以先系统学习知识点,比如观看线上课程,搭配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等教材,中期开始做一些选择题练习,巩固知识点,后期重点背诵主观题知识点,如肖四、肖八的主观题。
- 专业课复习计划
- 对于文科类专业,要梳理知识点框架,以历史学专业为例,先构建中国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等各个时期的历史脉络,然后详细记忆重要事件、人物等内容。
- 对于理工科专业,要注重理解和做题,例如数学专业,要理解数学定理的推导过程,并且通过做大量练习题来提高解题能力。
2、收集复习资料
- 购买官方指定教材:按照招生单位公布的考试大纲,购买对应的教材,比如考法学硕士,就需要购买指定的法学教材。
- 收集历年真题:可以通过学校官网、考研论坛等渠道获取历年真题,真题能够帮助你了解考试题型、难度和命题规律,某高校的专业课真题可能会重复考查某些知识点或者题型。
- 参考辅导资料:市面上有很多考研辅导资料,如英语作文模板、政治知识点总结等,但要注意选择质量高的资料。
(三)报名及资格审核
1、网上报名
- 一般在每年的9 - 10月进行网上报名,考生需要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注册,填写个人信息、报考专业、报考点等内容,报名时要仔细核对信息,因为一旦提交后,有些信息可能无法修改。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 完成网上报名后,需要进行网上确认(部分考点要求现场确认),考生要上传个人照片、身份证照片等信息,用于制作准考证,还要缴纳报名费。
(四)参加初试
1、考试科目及时间安排
- 初试一般在每年12月底举行,考试科目包括公共课和专业课,公共课有思想政治理论、英语(或其他语种),满分分别为100分,专业课根据不同专业有所不同,一般满分为150分或300分,管理类专业初试考管理类综合能力和英语二;文学类专业一般考一门基础课(如文学理论)和一门专业课(如中国古代文学)。
2、考试注意事项
- 提前打印准考证,并且妥善保管,考试当天要带好准考证、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按照考试时间和考场规则答题,注意答题规范,比如答题卡填涂要清晰等。
(五)复试及录取
1、和形式
- 复试一般在次年的3 - 4月进行,内容包括专业笔试、面试等环节,专业笔试主要考查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新闻传播专业的复试笔试可能会要求写一篇新闻评论,面试环节会考察综合素质,包括专业知识、英语口语、应变能力等,老师可能会问一些关于专业前沿问题或者个人研究计划等。
2、录取标准
- 学校会根据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综合计算总成绩,一般是初试成绩占一定比例(如60% - 70%),复试成绩占一定比例(如30% - 40%),然后按照总成绩排名进行录取,有些学校还会考虑本科期间的科研成果、获奖情况等因素。
二、常见问题解答(FAQs)
跨专业考研难度大吗?
这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果是跨度比较小的专业,比如从经济学跨到金融学,难度相对较小,因为它们有一定的知识关联性,但如果是从文科跨到工科,如从汉语言文学跨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难度就会比较大,因为工科专业通常需要一定的数学和物理基础,而且思维方式也有很大差异,不过只要提前做好规划,系统地学习目标专业的基础知识,跨专业考研也是有机会成功的。
考研一定要报辅导班吗?
不一定,如果自己的学习能力较强,能够自己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并且有效执行,通过自学也可以取得很好的成绩,但是对于那些自律性较差、对考研信息不太了解的同学来说,报辅导班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辅导班可以帮助梳理知识点、提供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指导,还能及时解答疑问。
小编有话说
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坚定的信念、科学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希望每一位考研人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顺利实现自己的研究生梦想。
标签: 研究生考试 准备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