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前考研热潮持续升温的背景下,专业硕士报考成为许多职场人士提升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其中MBA(工商管理硕士)和MEM(工程管理硕士)作为两大热门选择,常被考生进行比较,MBA和MEM哪个报考人数多”这一问题,需从两者的定位、报考群体、市场需求及近年数据趋势等多维度综合分析。
从报考基数来看,MBA的报考人数整体显著高于MEM,MBA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专业硕士学位之一,自1991年试点以来,发展已超过30年,社会认知度和成熟度更高,其培养目标聚焦于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的综合能力提升,课程涵盖战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等全商科领域,适用行业范围极广,无论传统行业、服务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对管理人才的需求都较为普遍,这种广泛的适用性吸引了大量跨行业考生,尤其是来自金融、咨询、制造、零售等领域的职场人士,报考群体规模庞大,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数据,2023年全国MBA报考人数约达17万,虽然较峰值略有回落,但仍稳居专业硕士报考前列。
相比之下,MEM的报考规模相对较小,但近年增长势头迅猛,MEM设立于2010年,旨在培养具备工程技术背景、又掌握管理知识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主要面向建筑、制造、IT、能源、国防等工程领域从业者,由于设立时间较短,初期社会认知度有限,报考人数基数较低,但随着“新基建”“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战略推进,工程领域对管理人才的需求激增,MEM的报考人数从2018年的约3万快速增长至2023年的近8万,年均增长率超过20%,成为专业硕士中“黑马”,尽管增速显著,但当前报考人数仍不足MBA的一半。
从报考动机与群体特征分析,两者的差异也影响了人数规模,MBA考生更多以“转行”“晋升”“拓展人脉”为目标,例如技术岗希望通过MBA转型管理岗,创业者寻求资源整合,这类考生对“综合管理能力”的诉求更强烈,且对学费(普遍较高,部分院校超30万)敏感度较低,因此报考群体更广泛,而MEM考生则多为“技术+管理”复合需求,例如工程师希望提升项目管理、成本控制能力,或从技术岗向工程管理岗晋升,这类考生对“工程技术与管理结合”的课程针对性要求高,且多来自特定工程领域,群体相对聚焦,因此报考人数天然少于MBA。
从院校招生规模来看,MBA的招生院校及名额也多于MEM,目前全国共有约260所院校开设MBA项目,招生总人数超6万;而开设MEM的院校约170所,招生人数约3万,部分顶尖高校的MBA项目单校招生规模可达数百人(如清华经管MBA2023级全日制项目招生约180人),而MEM项目单校招生多在百人左右(如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2023级非全日制招生约150人),进一步拉大了两者报考人数的差距。
值得注意的是,MEM的报考人数增速已超过MBA,随着工程领域数字化转型加速,以及企业对“技术+管理”复合型人才需求的提升,MEM的市场吸引力持续增强,尤其在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MEM的“技术壁垒”优势逐渐凸显,未来报考人数有望进一步缩小与MBA的差距。
以下为近年MBA与MEM报考人数对比表(单位:万人):
年份 | MBA报考人数 | MEM报考人数 | 同比增长率(MEM) |
---|---|---|---|
2019年 | 2 | 5 | |
2020年 | 1 | 8 | 9% |
2021年 | 8 | 5 | 1% |
2022年 | 8 | 2 | 8% |
2023年 | 0 | 0 | 1% |
相关问答FAQs
Q1:MBA和MEM的报考条件有何区别?
A:两者基本报考条件一致:大学本科毕业后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国家承认的高职高专毕业学历或大学本科结业后,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或获得硕士学位或博士学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经验,但部分院校MEM项目对考生本科专业背景有倾向性要求,例如工科类专业优先,而MBA对专业背景限制较少,更看重管理潜力和职业发展潜力。
Q2:MEM的就业方向是否比MBA更局限?
A:MEM的就业方向相对聚焦工程领域,主要面向建筑、制造、能源、IT、通信等行业,从事项目管理、系统优化、技术管理、工程咨询等工作;而MBA就业范围更广,涵盖金融、咨询、快消、互联网、医疗等多个行业,岗位以综合管理、战略规划、市场运营等为主,但MEM的“技术+管理”复合能力在特定领域(如智能制造、工程咨询)更具竞争力,薪资增长潜力同样显著,考生可根据自身职业规划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