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考研哪个专业好考?竞争小、分数线低的有哪些?

考研选择专业时,“好考”是一个相对概念,通常指报考人数较少、竞争压力小、考试难度适中、复试线较低的专业,但需注意,“好考”不等于“简单”或“没价值”,而是结合自身基础、兴趣和职业规划的综合考量,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相对容易考的专业,并附具体数据参考,帮助考生理性选择。

考研哪个专业好考?竞争小、分数线低的有哪些?-图1

判断“好考”的核心维度

  1. 报录比:报考人数与录取人数的比例,比例越低竞争越小,某些冷门专业报录比可能为5:1,而热门专业可达50:1甚至更高。
  2. 国家线与院校线:部分专业(如哲学、历史学)国家线常年较低(300分左右),而工学、经济学等专业普遍较高(350分+)。
  3. 考试科目难度:不考数学的专业(如法学、教育学)对数学薄弱的考生更友好;专业课如果院校自主命题且参考书少,复习压力更小。
  4. 跨专业限制:不考数学、不要求本科专业背景的专业(如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更适合跨考生。

相对好考的专业推荐及分析

(一)人文社科类(不考数学,国家线低)

  1. 哲学

    • 优势:报考人数少,2023年国家线A区314分,B区304分,远低于经济学(A区346分),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等招生计划稳定,部分院校接受调剂。
    • 注意:专业课多为中西哲学史,需较强的理论思辨能力,适合对抽象思维感兴趣的考生。
  2. 历史学

    • 优势:统考科目为“313历史学基础”,部分院校自主命题但参考书固定,竞争压力小于文学,2023年国家线A区336分,B区326分。
    • 推荐院校:云南大学、辽宁大学等地方院校,复试线常接近国家线。
  3. 马克思主义理论

    • 优势:近年因考公、考编需求热度上升,但整体报录比仍低于法学,不考数学,专业课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主,背诵内容多。
    • 数据参考:2023年部分院校(如山东师范大学)报录比约8:1,低于法学热门院校的20:1。

(二)理工科类(考数学但难度较低)

  1. 农学

    • 优势:国家线常年最低,2023年A区251分,B区241分,考试科目为数学二(难度低于数学一)和化学(部分院校),专业课多为植物生理学、遗传学等。
    • 推荐院校: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招生计划多,常接受调剂。
  2. 工学(部分分支)

    • 优势:如纺织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等传统工科,报考人数少,数学二难度适中,专业课以机械原理、化工原理等为主。
    • 注意:需一定工科基础,适合本科为材料、机械等专业的考生。

(三)管理类专硕(考管联,跨考友好)

  1. 图书情报

    • 优势:初试为“199管理类联考综合能力”(含逻辑、写作、数学)和英语二,不考专业课,跨考门槛低,2023年国家线A区474分,但部分院校(如山西大学)复试线仅460分左右。
    • 就业:适合进入图书馆、档案馆或企业信息管理部门。
  2. 旅游管理(MTA)

    • 优势:需3年工作经验,报考人数较少,复试线通常低于MBA,考试科目同图书情报,专业课多为旅游管理概论。

(四)交叉学科类(新兴且竞争小)

  1. 生物医学工程(部分院校)
    • 优势:属于工学,但部分院校不考数学,考生物化学或细胞生物学,2023年调剂名额较多,如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 农村发展
    • 优势:属于农业硕士分支,不考数学,专业课为农业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国家线低(2023年A区325分),适合对农村政策感兴趣的考生。

2023年部分专业报录比与国家线对比表

专业类别 报录比参考(部分院校) 2023年国家线(A区) 是否考数学
哲学 8:1~10:1 314分
历史学 10:1~15:1 336分
马克思主义理论 8:1~12:1 326分
农学 5:1~8:1 251分 是(数学二)
图书情报 15:1~20:1 474分 是(管联)
旅游管理(MTA) 6:1~10:1 167分(总分) 是(管联)

选择建议

  1. 结合本科基础:数学薄弱优先选不考数学的专业;文科生可考虑法学(非法学)、新闻与传播(部分院校)。
  2. 关注院校层次:普通院校的冷门专业竞争远低于名校热门专业,如“双非”院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可能比985的计算机更容易上岸。
  3. 地域因素:B区院校(如广西、贵州)国家线比A区低10分左右,且部分专业存在缺额,适合求稳考生。

相关问答FAQs

Q1:跨考生如何选择“好考”的专业?
A:跨考生应优先选择不考数学、不要求本科专业背景的专业,如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律(非法学)、图书情报等,建议选择初试为统考科目(如313历史学基础、311教育学基础)的专业,避免院校自主命题的复习压力,提前查阅目标院校的跨考比例,部分专业(如护理学)虽接受跨考,但要求本科相关课程学分。

Q2:“好考”专业毕业后就业会受影响吗?
A:专业难度与就业质量并非绝对正相关,农学、历史学等传统专业虽考研竞争小,但就业面较窄,建议考公(如历史学可报档案馆)、进事业单位(如农学可考农业局)或继续深造(如历史学读博进高校),而图书情报、农村发展等交叉学科虽报考热度低,但近年来随着信息产业、乡村振兴政策推进,就业前景逐步改善,关键在于结合职业规划,选择“兴趣+难度+就业”平衡的专业。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