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深圳大学遥感专业属于哪个学院?招生与培养方向是怎样的?

深圳大学的遥感学科隶属于该校的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该学院在城乡规划、风景园林、地理信息科学等领域具有深厚积累,而遥感技术作为空间信息获取与分析的核心手段,已成为这些学科不可或缺的技术支撑,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依托深圳特区快速城市化与高密度城市发展的独特背景,将遥感技术与城乡规划、国土空间治理、生态环境监测等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形成了特色鲜明的遥感教学与研究体系。

深圳大学遥感专业属于哪个学院?招生与培养方向是怎样的?-图1

在学科建设方面,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遥感学科以“服务国家战略、对接地方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从本科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链条,本科阶段,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设有遥感原理与方法、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应用模型等核心课程;硕士阶段则在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城乡规划学等专业方向中强化遥感技术的深度应用;博士阶段则聚焦于遥感前沿理论与复杂城市环境下的遥感反演方法研究,课程体系不仅注重遥感理论基础,更强调实践能力培养,学生需掌握从卫星数据获取、软件操作(如ENVI、ERDAS、ArcGIS等)到模型构建与成果输出的全流程技能。

科研平台是支撑遥感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学院下设深圳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国土空间信息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配备了多源遥感数据接收与处理系统,包括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如高分系列、WorldView)、无人机遥感平台、激光雷达(LiDAR)设备等,研究团队围绕“城市遥感”这一核心方向,重点开展以下领域的研究:一是城市不透水层与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利用多时相遥感数据分析城市扩张过程及其生态效应;二是城市热环境与气候适应性研究,通过热红外遥感数据反演城市地表温度,为城市规划提供气候应对策略;三是城市灾害风险评估与应急响应,结合InSAR(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监测地面沉降、滑坡等地质灾害;四是智慧城市空间治理,融合遥感与大数据技术支持城市精细化管理,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研究成果发表在《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ISPRS Journal of Photogrammetry and Remote Sensing》等国际顶级期刊,并广泛应用于深圳、粤港澳大湾区等地的城市规划实践中。

师资队伍方面,学院遥感学科团队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多数成员具有海外知名高校留学或访学经历,专业背景涵盖遥感科学与技术、地理学、城市规划、计算机科学等多个领域,团队教师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还拥有丰富的项目经验,例如参与深圳城市更新遥感监测、大湾区生态环境遥感评估等重大项目,学院注重产学研合作,与深圳市规划和国土资源委员会、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华为公司等单位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和联合科研机会,推动遥感技术在真实场景中的应用转化。

深圳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遥感学科还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定期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讲学,并选派师生参加国际遥感大会(ISPRS)、美国地球科学联合会(AGU)等学术会议,通过与国际前沿的接轨,学科始终保持技术方法的先进性和研究视野的开阔性,学院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学生在“全国大学生遥感大赛”“中国高校GIS技能大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展现了扎实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相关问答FAQs

深圳大学遥感专业的主要课程有哪些?
深圳大学遥感相关课程分为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课三类,基础课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原理》《测量学》《计算机图形学》等;专业核心课有《遥感原理与技术》《遥感数字图像处理》《遥感物理》《高光谱遥感》《雷达遥感》等;实践课涵盖《遥感实习》《GIS与遥感综合应用》《毕业设计(论文)》等,学院还开设《智慧城市与遥感大数据》《城市遥感应用案例分析》等特色选修课,结合深圳城市发展需求强化应用能力培养。

深圳大学遥感学科的就业方向有哪些?
毕业生就业领域广泛,主要方向包括:

  • 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如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气象局、城市规划院等,从事遥感监测、国土空间规划、环境评估等工作;
  • 企业与科技公司:如华为、腾讯、中地数码、Esri中国等,从事遥感算法开发、空间数据服务、智慧城市解决方案等工作;
  • 科研与教育机构:高校、中科院研究所等,从事遥感科研或教学工作;
  • 自主创业与咨询:利用遥感技术提供环境监测、农业规划等咨询服务。
    凭借深圳的地域优势,毕业生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治理、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