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国考)是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选拔性考试,这次考试不仅吸引了众多有志之士的参与,也体现了国家在人才选拔和政策导向上的明确方向。
一、考试背景与意义
2013年,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社会对高素质公务员的需求日益增加,国家通过国考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各级政府部门,旨在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也是国家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时期,需要大量专业人才来落实各项政策和计划。
2013年国考的行测和申论科目都紧密围绕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展开,在常识判断部分,涉及了《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的内容,这反映了国家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视,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重要会议的题目,也考察了考生对党史的了解和认识。
三、时政热点与政策导向
2013年国考还紧密结合了当年的时政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成为了当年申论科目的大主题,这不仅体现了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反映了在全球化背景下保护本土文化多样性的紧迫性,考试中还涉及了经济指标与衡量标准、法律法规等内容,这些题目都与国家的宏观政策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四、问题解答及分析
问题:为什么2013年国考会特别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答案:2013年国考特别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主要有以下原因:
1、文化多样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瑰宝,保护它们有助于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2、政策导向: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如设立专项资金、开展普查和记录工作等。

3、社会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增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4、教育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有助于培养公民的文化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五、小编有话说
回顾2013年国考,我们不难发现,国家在选拔人才时不仅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更注重候选人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这种全面而严格的选拔机制,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我们也应看到,国考不仅是一场考试,更是一次对国家政策和社会热点的学习和了解过程,希望未来的国考能够继续发挥其积极作用,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更多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