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留学中介没录取,退费标准是什么?

留学中介在未帮助学生获得录取结果时是否退款、退多少款,是学生和家长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由于中介服务内容、合同条款、退款政策差异较大,实际退款金额并无统一标准,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以下从常见退款情形、影响因素、合同关键条款、操作建议及典型案例等方面展开详细说明,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

留学中介没录取,退费标准是什么?-图1

常见的退款情形及金额范围

留学中介未录取的退款通常分为“未录取任何学校”“部分录取”“未录取保底校”等不同情形,退款比例和金额存在显著差异,根据行业惯例,可归纳为以下几类:

未获得任何学校录取(全退或大部分退款)

  • 退款比例:通常为服务费的70%-100%,若中介未履行任何实质性服务(如未提交申请、未完成文书),理论上应全额退款;若已部分完成服务(如文书撰写、材料整理),可能扣除已发生成本后剩余70%-90%。
  • 典型案例:某中介与学生签订合同,约定申请5所学校,但所有申请均因材料问题被拒,且中介未及时补充材料,经协商,中介退还80%服务费,扣除已产生的材料翻译及公证费用。

部分获得录取(按比例退款或补录费减免)

  • 退款比例:若合同约定“保底校未录取才退款”,而学生获得了非保底校录取,可能不退款或仅退还保底校对应的服务费(例如总服务费5万元,申请3所学校,每所1.7万元,若保底校未录,退1.7万元)。
  • 特殊情况:部分中介会提供“补录服务”,即用已获得的录取结果抵扣部分费用,剩余费用用于申请其他学校,此时不直接退款。

未达到合同约定的录取标准(如排名、奖学金)

  • 退款条件:若合同明确约定“需获得Top 30院校录取”或“带奖学金录取”,而最终结果未达标,可依据条款申请退款,退款金额需扣除已获得的录取对应的服务费。
  • 风险提示:此类条款需在合同中明确“量化标准”(如QS排名前50),避免模糊表述(如“好学校”)导致争议。

影响退款金额的关键因素

退款金额并非固定,而是由多重因素共同决定,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合同条款的明确性

  • 核心条款:退款条件(如“未录取保底校”“无任何offer”)、退款比例(如“退80%”)、扣除项目(如“已发生材料费”)、争议解决方式(如仲裁、诉讼)需清晰约定,若合同仅写“未录取则退款”,未明确范围和比例,易产生纠纷。
  • 示例:某合同约定“若未获得任何录取,退还服务费的50%”,但未定义“任何录取”是否包含学生主动放弃的offer,导致中介拒绝退款。

中介的实际服务进度

  • 已完成服务:若中介已完成文书定稿、网申提交、面试辅导等阶段,退款时可能扣除相应成本(如文书费约2000-5000元,网申操作费约1000-3000元/所)。
  • 未完成服务:若中介仅签订合同后未开展任何实质性工作,学生有权要求全额退款,并可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学生自身原因导致的未录取

  • 材料问题:若因学生提供的成绩单、语言成绩造假或延迟提交导致申请失败,中介可能拒绝退款,甚至追究责任。
  • 沟通配合:若学生未及时反馈申请材料、拒绝修改文书或错过申请截止日期,中介可能视为学生单方面违约,仅退还少量费用(10%-30%)。

中介的品牌与信誉

  • 大型连锁机构:通常有标准化退款流程,退款比例相对透明,但可能扣除较高比例的“行政费用”。
  • 小型工作室:退款灵活性较高,但存在“口头承诺不兑现”的风险,需保留书面沟通记录。

典型退款政策对比(表格形式)

中介类型 退款条件 退款比例 扣除项目 争议解决难度
大型连锁中介 未获得任何录取 50%-70% 材料费、文书费、行政费 较低(流程规范)
中型精品中介 未获得保底校录取 60%-80% 已发生服务成本 中等(需协商)
小型工作室 未达成口头约定(如Top 50) 70%-100%(视情况) 基本不扣除或仅少量成本 较高(依赖证据)
定制化高端中介 未获得特定专业/奖学金录取 按未达成目标比例阶梯退款 高端服务费(如背景提升) 较高(条款复杂)

操作建议:如何争取合理退款

  1. 签订前审慎核查合同

    • 要求明确“录取”的定义(是否包含有条件录取、语言班)、退款时限(如“出结果后30日内退款”)、违约责任(如中介延迟退款的滞纳金)。
    • 对中介的口头承诺(如“保录”“退款90%”)务必写入补充协议,避免事后反悔。
  2. 保留全程服务证据

    保存沟通记录(微信、邮件)、服务进度表、付款凭证、中介未履行的证据(如未按时提交申请的截图),若中介存在虚假宣传(如伪造合作院校名单),可向教育局或消费者协会投诉。

  3. 协商与投诉并行

    • 首先与中介协商,提出明确的退款诉求(如参考行业惯例扣除合理成本);若协商无果,可向当地市场监管部门(12315平台)投诉,或申请仲裁(若合同约定仲裁条款)。
    • 涉及金额较大(超5万元)或存在欺诈行为的,建议通过法律途径诉讼,要求全额退款并赔偿损失。
  4. 警惕“霸王条款”

    部分中介在合同中注明“无论录取与否,服务费不退”,此类条款因排除消费者主要权利,可能被认定为无效,学生可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权利。

相关问答FAQs

Q1:如果中介申请的学校全部拒信,但拒信原因是“材料不完整”,责任在谁?能退款吗?
A:需分情况判断:若中介未提醒学生补充材料(如成绩单缺失)或未审核材料完整性,责任在中介,学生可要求70%-90%退款;若学生故意隐瞒或延迟提供关键材料,中介可能不退款,建议收集拒信中关于“材料问题”的具体描述,结合双方沟通记录判定责任。

Q2:中介口头承诺“没录取全退”,但合同写“未录取退50%”,以哪个为准?
A:根据《民法典》,合同条款优先于口头约定,除非学生能证明中介存在欺诈(如诱导签订合同时隐瞒真实条款),签约前务必确保合同内容与口头承诺一致,或要求中介出具书面补充说明,若已签订,可通过协商或诉讼争取更高比例退款,但需承担举证责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