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国考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一、给定资料
资料1:
27岁的小邹在北方城市的机关大院内工作,身高1.74米,体重150斤,是标准的身材,进入“体制”四年的他,逐渐被“体制化”,面对看似顺利的生活,却产生了莫名的躁动,他觉得自己的工作节奏像50岁以上的人,缺乏波澜和竞争力,尽管尝试改变工作态度,提高工作效率,但同事和领导并不适应,薪水也没有变化,小邹对收入不满,买了房后经济压力更大,买车更是遥不可及,他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期待,但也担心跳槽会失去稳定的生活,跳不跳槽的问题困扰了他一年多,他仍然没有下定决心。
资料2:
近年来频发的地震给震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灾区民众普遍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需要心理援助,心理专家数量有限,如何以有限的资源帮助更多人成为问题,健康公益网站组织的心理援助专家团提议开展“火红绸带心理援助行动”,通过火红绸带传递心理关怀,为灾区人民提供温暖和希望。
二、作答要求
第一题:概括“资料1”中小邹遇到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原因。
答案:

小邹遇到的主要问题包括:
1、工作单调乏味:四年间循环往复的工作节奏让他感到压抑和缺乏竞争力。
2、收入不满意:虽然能维持基本生活,但买了房后经济压力增大,且难以承担买车的费用。
3、职业发展迷茫:对是否跳槽犹豫不决,既渴望改变又担心失去稳定。
原因分析:
1、个人因素:小邹对工作有更高的期望和追求,不满足于现状;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
2、社会环境:社会竞争激烈,工作节奏快,导致个人压力增大;房价高涨、生活成本上升也增加了经济压力。
3、体制因素:体制内工作相对稳定但缺乏挑战性,容易让人产生职业倦怠;体制内的晋升机制可能不够灵活,限制了个人的职业发展空间。
第二题:根据“资料2”,谈谈你对“预先失败”这一概念的理解。
答案:
“预先失败”指的是个人在面对选择或决策时,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经验或能力而感到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或决策,从而产生挫败感或自我否定的现象,在“资料2”中,这一概念体现在灾区民众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由于缺乏应对经验和心理准备而感到无助和迷茫,这种“预先失败”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导致他们对未来失去信心和希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应急能力培训对于提高公众的应对能力和减少“预先失败”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题:结合当前社会实际,谈谈你对提升公众幸福感的看法。
答案:
提升公众幸福感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确保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服务,社会应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和舆论环境,鼓励人们追求真善美、弘扬正能量,个人也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学会感恩、知足常乐并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以实现自我价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也是提升公众幸福感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等方式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从而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