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设广告学硕士点的高校数量较多,涵盖综合类、财经类、传媒类、艺术类等多个院校类型,考生可根据自身兴趣、职业规划及院校专业实力选择,以下从院校层次、专业特色、研究方向等维度,详细梳理国内设有广告学考研(通常对应“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的“广告学”方向或“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的广告方向)的主要高校及相关信息。

顶尖综合类院校:学科实力强,资源丰富
综合类院校凭借多学科交叉优势,广告学专业常与新闻传播、市场营销、社会学等领域深度融合,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并重。
-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是国内新闻传播学重镇,广告学方向依托“新闻传播学”双一流学科,注重广告传播理论、品牌传播策略研究,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与国内外4A公司、媒体机构合作紧密,考研竞争激烈,初试科目包括新闻传播史论、新闻传播业务,复试侧重广告策划与案例分析。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广告学专业历史悠久,强调“国际视野+本土实践”,研究方向涵盖数字营销、政治传播与广告、消费者行为等,师资团队多具业界经验,学生可参与“中国广告与消费论坛”等学术活动,考研需通过“新闻传播学基础”及“广告与公关实务”等科目。
-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均涉及广告相关研究,艺术学院偏重广告设计与文化创意,新闻与传播学院则聚焦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策略,跨学科特色显著,适合对理论创新或视觉传播感兴趣的考生。
专业特色类院校:细分领域突出,实践导向强
部分院校在广告学细分领域形成独特优势,如传媒类院校侧重行业应用,财经类院校强调市场与数据驱动。
-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院是国内首个广告学人才培养基地,被誉为“中国广告界的黄埔军校”,专业方向涵盖品牌营销、数字广告、广告媒介策略等,拥有“广告研究院”等科研平台,与央视、蓝色光标等企业共建实习基地,考研初试科目为《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与传播专业实务》,复试注重广告策划全流程能力。
- 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依托“媒体与传播”双一流学科,聚焦智能传播、大数据营销等前沿领域,课程设置含“计算广告”“消费者神经科学”等交叉学科内容,适合对技术赋能广告感兴趣的考生,考研需掌握传播学理论与定量研究方法。
-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立足粤港澳大湾区,注重港澳台广告市场研究及国际广告实务,与奥美、阳狮等国际广告公司合作开展项目制教学,考研竞争压力相对较小,性价比高,初试科目为新闻传播史论、新闻传播业务。
地方重点院校:区域特色鲜明,适配本地需求
部分省属重点院校广告学专业结合区域经济文化特点,形成差异化优势,适合意向在特定地区发展的考生。
- 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新闻传播学(广告学方向)侧重影视广告、文化创意产业营销,依托重庆影视产业资源,实践课程包括微电影创作、广告片拍摄等,考研初试科目为《新闻传播学基础》《新闻传播实务》,复试涉及广告作品分析。
-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强调“广告+教育”“广告+文化”,在青少年广告素养、公益广告研究方面积累深厚,与上海本地广告协会合作紧密,毕业生多进入长三角地区企业及媒体,考研难度适中,适合基础扎实、追求稳定的考生。
- 深圳大学:传播学院广告学专业借助深圳“设计之都”区位优势,突出数字广告、互动营销研究,与腾讯、华为等企业合作开展“互联网广告”项目,课程含“社交媒体运营”“用户体验设计”等,实践资源丰富,考研需关注新媒体广告前沿动态。
艺术类院校:创意设计为核心,视觉表达见长
艺术类院校广告学专业更侧重广告创意、视觉设计及品牌形象塑造,适合有设计背景或对创意感兴趣的考生。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广告学相关方向)强调“艺术与商业结合”,研究方向涵盖品牌视觉系统设计、广告创意与表现,师资多为设计界知名学者,考研需通过专业设计(如广告创意方案)和理论考试(设计艺术论),竞争难度极高。
- 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广告学方向注重文化广告、艺术营销,课程含“广告文案写作”“视觉叙事”等,毕业生多进入高端品牌、文化机构从事创意策划,考研需具备较强的美术功底和创意思维。
选择建议
- 按职业规划选:意向进入4A广告公司、互联网大厂,优先考虑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等实践资源丰富的院校;计划从事学术研究,可选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理论深厚的综合类院校;倾向区域就业,可关注地方重点院校(如深圳大学、上海师范大学)。
- 按考试科目选:部分院校考“新闻传播学学硕”(如中国人民大学),侧重理论深度;部分考“新闻与传播专硕”(如中国传媒大学),侧重实务能力,需结合自身优势选择。
- 参考学科评估:参考教育部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新闻传播学学科评级较高的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复旦大学)师资和平台优势更突出。
国内部分广告学考研院校概览
| 院校类型 | 代表院校 | 专业特色方向 | 初试科目(参考) |
|---|---|---|---|
| 顶尖综合类 | 复旦大学 | 国际广告、数字营销 | 新闻传播学基础、广告与公关实务 |
| 专业传媒类 | 中国传媒大学 | 品牌营销、广告媒介策略 |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新闻与传播专业实务 |
| 财经综合类 | 上海交通大学 | 智能传播、大数据营销 | 传播学理论、定量研究方法 |
| 地方重点类 | 暨南大学 | 港澳台广告、国际广告实务 | 新闻传播史论、新闻传播业务 |
| 艺术类 |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品牌视觉设计、广告创意表现 | 设计艺术论、专业设计(广告创意) |
相关问答FAQs
Q1:广告学考研学硕和专硕有什么区别?如何选择?
A:学硕(通常为“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下“广告学”方向)培养学术研究能力,学制3年,学费较低(约8000元/年),毕业后可读博、进高校或研究机构,考试科目更侧重理论(如新闻传播史论、传播理论);专硕(“新闻与传播”专业硕士)培养实践应用能力,学制2-3年,学费较高(1万-3万/年),毕业后多进入企业、媒体从事策划、运营等工作,考试科目含实务(如广告策划、新闻写作),选择时,若明确想读博或从事学术,选学硕;若意向快速就业、积累行业经验,选专硕。
Q2:跨专业考广告学需要提前准备哪些知识?
A:跨专业考生需补充三大核心知识模块:一是传播学基础理论(如拉斯韦尔“5W”模式、议程设置、使用与满足等),推荐《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二是广告学专业知识(如广告史、广告策划流程、消费者行为学),推荐《现代广告学概论》(陈培爱);三是行业前沿动态(如数字营销、短视频广告、AI在广告中的应用),可通过《现代广告》《国际广告》等期刊及“数英网”“广告门”等行业网站积累,若目标院校考实务(如广告策划案),需多练习案例分析,关注经典广告案例(如“江小白”“蜜雪冰城”的营销逻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