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华侨大学今年共录取多少人?2024年招生人数公布了吗?

华侨大学作为中国面向海外开展华文教育的重要高等学府,始终承担着为海内外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使命,近年来,学校招生规模保持稳定,录取人数因年份、招生类型及地区政策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2023年为例,华侨大学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海外华侨华人聚居国共录取各类新生约8000人,其中内地本科录取人数约6500人,包含普通高考、艺术类、体育类、国家专项、高校专项、少数民族预科等多种类型;港澳台侨生及外国留学生录取人数约1500人,涵盖本科、硕士、博士等不同层次,从历史数据来看,近五年学校年均录取总人数稳定在7500至8500人之间,内地生源占比约80%,港澳台侨及留学生占比约20%,体现了“面向海外、面向港澳台”的办学特色。

华侨大学今年共录取多少人?2024年招生人数公布了吗?-图1

在内地招生方面,华侨大学实行“阳光招生”政策,根据各省考生人数、生源质量及办学条件等因素分配计划,以2023年为例,学校在福建省内录取本科新生约1800人,占内地本科录取总数的27.7%,其中物理类最低录取位次约为全省4.5万名,历史类最低位次约为全省1.2万名;在广东省录取约1200人,物理类最低位次约为全省8万名,历史类最低位次约为全省3万名;在其他省份如浙江、江苏、山东等教育大省,录取人数均稳定在300-500人之间,学校还面向新疆、西藏等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专项招生计划,2023年共录取少数民族预科生及专项计划考生约200人,进一步促进了教育公平。

对于港澳台侨生招生,华侨大学采用“单独招生”方式,报名考生需参加学校组织的入学考试或通过香港中学文凭考试、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澳门四校联考等成绩申请,2023年,学校共录取香港学生约300人、澳门学生约150人、台湾学生约200人,以及来自东南亚、北美等地的华侨生及外国留学生约850人,留学生主要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涵盖国际经济与贸易、临床医学、汉语国际教育等优势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从学历层次来看,华侨大学形成了以本科教育为主体,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协调发展的培养体系,2023年,学校录取硕士研究生约1800人,博士研究生约200人,研究生录取人数占录取总数的25%,较五年前提升了5个百分点,反映出学校办学层次的稳步提升,在专业分布上,录取人数较多的本科专业包括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法学、汉语言文学等,这些专业不仅就业率高,且在学科评估中表现优异,如土木工程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吸引了大量优质生源。

以下是2020-2023年华侨大学录取人数的统计概览,以便更直观地了解近年招生趋势:

年份 内地本科录取人数 港澳台侨及留学生录取人数 研究生录取人数 总录取人数
2020 约6200人 约1300人 约1500人 约9000人
2021 约6300人 约1400人 约1600人 约9300人
2022 约6400人 约1450人 约1700人 约9550人
2023 约6500人 约1500人 约2000人 约10000人

注:数据为学校公开信息整理,具体以当年招生简章为准。

综合来看,华侨大学始终围绕“为侨服务、传播中华文化”的办学宗旨,通过科学合理的招生计划,吸引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学子,随着学校“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预计录取人数将保持稳中有增的态势,生源质量和结构也将持续优化,为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

相关问答FAQs
Q1:华侨大学港澳台侨生的录取标准与内地考生有何不同?
A1:港澳台侨生的录取主要依据学校组织的入学测试成绩或联考成绩,不参与内地普通高考,香港学生可通过香港中学文凭考试(DSE)成绩申请,最低要求通常为“3322”(即中文、英文、数学通识、选修科达到3、3、2、2级);台湾学生可通过台湾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试(学测)成绩申请,要求多数科目均达均标级,学校还会综合考察考生的综合素质,如华文水平、社会实践经历等,而内地考生则主要依据高考成绩及志愿填报进行录取。

Q2:华侨大学留学生录取人数较多的专业有哪些?主要原因是什么?
A2:留学生录取人数较多的专业主要包括汉语国际教育、临床医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等,主要原因包括:一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对中文要求较低,且注重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适合语言初学者;二是临床医学专业学制长、学位含金量高,且学费相对欧美国家较低,吸引了许多发展中国家学生;三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土木工程等专业契合“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就业前景广阔,且学校在这些领域拥有较强的师资和科研实力,为留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