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货分录怎么写

科菲 精选内容 27
进货分录怎么写-第1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进货分录的编写方法与要点

在企业的会计核算中,进货业务是较为常见且重要的经济业务之一,其会计分录的正确编制对于准确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至关重要,以下将详细介绍不同情况下进货分录的编写方法及相关要点。

一、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

当一般纳税人企业购进货物,并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需要对货物的成本以及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分别进行核算,假设某企业购入一批原材料,不含税价为 10,000 元,增值税税率为 13%,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同时货物已验收入库,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方科目 金额(元) 贷方科目 金额(元)
原材料 10,000 银行存款 11,3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300

在这个分录中,“原材料”科目反映了企业购入货物的实际成本,即不含税价款 10,000 元,该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增加记借方;“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可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根据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1,300 元,增加记借方;“银行存款”科目则表示企业因支付货款而减少的资金,减少记贷方,金额为含税总价 11,300 元(10,000 + 1,300)。

二、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普通发票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在购进货物时,由于其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所以只需核算货物的采购成本,某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入一批商品,价税合计 5,000 元,款项以现金支付,商品已入库,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方科目 金额(元) 贷方科目 金额(元)
库存商品 5,000 库存现金 5,000

这里,“库存商品”科目用于记录企业购入的商品成本,因为小规模纳税人不能抵扣进项税额,所以直接按照价税合计金额 5,000 元入账,增加记借方;“库存现金”科目表示企业现金的减少,减少记贷方。

进货分录怎么写-第2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三、货到单未到(暂估入账)

在实际业务中,可能会出现货物已经到达企业但发票尚未收到的情况,为了及时反映企业的存货情况,需要进行暂估入账处理,企业月末收到一批材料,但发票未到,根据合同价格暂估该批材料价值 8,000 元,暂估入账的会计分录为:

借方科目 金额(元) 贷方科目 金额(元)
原材料 8,000 应付账款 - 暂估应付账款 8,000

待下月初,如果发票仍未收到,需将暂估入账的金额红字冲回:

借方科目 金额(元) 贷方科目 金额(元)
原材料 8,000(红字) 应付账款 - 暂估应付账款 8,000(红字)

若下月收到发票,假设发票金额为 9,000 元(不含税),增值税税率为 13%,则按正常购进业务编制分录:

借方科目 金额(元) 贷方科目 金额(元)
原材料 9,000 应付账款 - 暂估应付账款 8,000(红字)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170 银行存款 10,170

四、预付货款采购货物

企业有时会预先支付部分或全部货款给供应商,待货物到达后再进行结算,当预付货款时,应根据支付的金额借记“预付账款”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企业预付给供应商货款 6,000 元:

借方科目 金额(元) 贷方科目 金额(元)
预付账款 6,000 银行存款 6,000

收到货物后,假设货物不含税价为 20,000 元,增值税税率为 13%,发票已到,应编制如下分录:

借方科目 金额(元) 贷方科目 金额(元)
原材料 20,000 预付账款 6,000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600 银行存款 26,600

五、进货退回

如果企业发生进货退回业务,应根据不同情况进行处理,如果是当年购入的货物且尚未付款,应冲减相应的采购成本和应付账款,企业退回一批原购入价值 5,000 元(不含税)的货物,编制分录如下:

借方科目 金额(元) 贷方科目 金额(元)
应付账款 5,000 库存商品 5,000

若已付款并进行了上述冲减分录,还需调整之前支付的款项记录,如果是以前年度购入的货物退回,且已经结转成本,则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进行核算,涉及到更复杂的会计处理,这里不再赘述。

进货分录的编制需要根据企业的性质(一般纳税人或小规模纳税人)、货物的采购方式(现金、银行转账、预付款等)、发票的取得情况(增值税专用发票或普通发票)以及是否发生退货等多种因素综合考虑,遵循会计准则和相关法规的规定,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FAQs

问题 1: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能否抵扣进项税额?

答:不能,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即使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其进项税额也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应将相应的进项税额计入货物成本,企业购入一批食品用于员工福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税额为 500 元,在编制会计分录时,应将这 500 元进项税额计入“原材料”或“应付职工薪酬 - 非货币性福利”等科目,而不是“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

问题 2:小规模纳税人在购进货物时,如果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该如何处理?

答:小规模纳税人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时,同样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应按价税合计金额全额计入货物成本,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入办公用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税合计金额为 3,390 元(其中不含税价为 3,000 元,增值税税额为 390 元),应编制会计分录为:借:管理费用 - 办公费 3,390;贷:银行存款或库存现金等 3,390。

小编有话说

进货分录的编制虽然有一定的规律和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仍需要根据具体业务情况仔细分析和判断,企业会计人员应熟练掌握不同类型进货业务的会计处理,严格遵守会计准则和税收法规,确保每一笔分录都准确无误,这样才能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避免因会计差错而带来的税务风险和财务损失,希望本文能对大家在进货分录的编制方面有所帮助,如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交流探讨。

标签: 进货 分录 编写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