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编制会计报表

科菲 精选内容 17
怎么编制会计报表-第1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会计报表编制指南

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会计报表的编制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不仅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还能为企业管理层、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依据,以下是关于如何编制会计报表的详细步骤和要点。

一、前期准备工作

1、收集原始凭证

- 原始凭证是编制会计报表的基础,包括发票、收据、银行对账单、合同等,确保所有原始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对凭证进行分类整理,例如按照业务类型分为收入类、支出类、资产购置类等。

- 建立原始凭证台账,记录凭证的日期、编号、内容、金额等关键信息,方便后续查找和核对。

2、设置会计科目与账户

- 根据企业的业务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会计核算制度(如《企业会计准则》或《小企业会计准则》),并在此基础上设置相应的会计科目表,常见的会计科目包括资产类(如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负债类(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长期借款等)、所有者权益类(如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成本类(如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和损益类(如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

怎么编制会计报表-第2张图片-益智教育网

- 为每个会计科目开设对应的账户,采用借贷记账法进行日常核算,账户的基本结构包括借方、贷方和余额栏,通过编制记账凭证,将经济业务的发生额登记到相应账户中。

二、编制试算平衡表

1、汇总记账凭证

- 定期(通常为月末)将所有记账凭证按照相同会计科目进行汇总,编制科目汇总表,科目汇总表的借方发生额合计数应等于贷方发生额合计数,这是借贷记账法的基本原理体现,如果不相等,则说明记账存在错误,需要进行检查和更正。

2、编制试算平衡表

- 根据科目汇总表中的各账户余额,编制试算平衡表,试算平衡表分为借方和贷方两个栏目,分别列示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其公式为: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本期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本期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通过试算平衡表,可以初步检查账户记录的正确性,但不能发现所有记账错误,如重记、漏记某项经济业务等。

三、编制资产负债表

1、确定资产负债表项目及金额

-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部分。

资产项目:按照资产的流动性大小排列,流动资产包括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预付款项、其他应收款、存货等;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等,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或分析计算填列,货币资金”项目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账户期末余额合计数填列;“应收账款”项目应根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账户所属明细科目的借方余额之和减去对应的坏账准备后的净额填列。

负债项目:也按照流动性排列,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预收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其他应付款等;非流动负债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同样根据总账账户期末余额或分析计算填列,如“短期借款”项目直接根据“短期借款”账户期末余额填列;“应付账款”项目根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账户所属明细科目的贷方余额之和填列。

所有者权益项目: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等。“实收资本(或股本)”项目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账户期末余额填列;“未分配利润”项目根据“本年利润”账户和“利润分配”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若为未弥补亏损,则以“-”号填列。

2、资产负债表格式示例(简表)

资产 期末余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期末余额
流动资产 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负债
资产总计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计

四、编制利润表

1、确定利润表项目及金额

-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包括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收益、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净利润等项目。

营业收入项目: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营业成本项目: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

税金及附加项目:反映企业经营业务应负担的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根据“税金及附加”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项目:分别根据“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投资收益项目:根据“投资收益”账户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投资损失,则以“-”号填列。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项目: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账户的发生额填列,如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则以“-”号填列。

营业利润项目:计算公式为营业利润 = 营业收入 - 营业成本 - 税金及附加 - 销售费用 - 管理费用 - 财务费用 + 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项目:分别根据“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账户的发生额填列。

利润总额项目:计算公式为利润总额 = 营业利润 +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所得税费用项目:根据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和利润总额计算填列,计算公式为所得税费用 = 应纳税所得额×所得税税率,其中应纳税所得额需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进行纳税调整。

净利润项目:计算公式为净利润 = 利润总额 - 所得税费用。

2、利润表格式示例(简表)

项目 本期金额
营业收入
减:营业成本
税金及附加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
财务费用
加:投资收益(- 投资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二、营业利润
加:营业外收入
减:营业外支出
三、利润总额
减:所得税费用
四、净利润

五、编制现金流量表

1、确定现金流量表项目及金额

-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主要包括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和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三个部分。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可以通过间接法编制,即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等项目,以及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可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加上销项税额,再加上应收账款(票据)的减少额或预收账款的增加额等因素计算填列;“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加上进项税额,再加上存货的增加额或应付账款(票据)的减少额等因素计算填列。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如“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等账户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根据处置这些资产收到的现金减去账面价值及相关税费后的净额填列。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项目:如“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的增加额分析填列;“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的增加额填列;“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短期借款或长期借款的本金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