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克服紧张的心理
在教育场景中,无论是学生面对考试、课堂发言,还是教师进行公开课教学、家访等,都可能会产生紧张心理,这种紧张心理若得不到有效克服,可能会对学习和教学效果产生不利影响,以下将详细介绍一些克服紧张心理的方法。
一、认知调整
1、正确认识紧张
紧张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反应,每个人在面对压力或陌生情境时都可能出现,学生在重要考试前感到紧张,这其实是身体在为应对挑战做准备,适度的紧张可以提高注意力和反应速度,就像运动员在比赛前也会紧张,但这种紧张能促使他们更好地发挥,教师在公开课前紧张,也是因为重视这堂课,想要呈现出更好的教学效果,要明白紧张并不完全是坏事,关键是如何将其控制在适度范围内。
2、改变思维方式
当感到紧张时,尝试用积极的自我对话代替消极的想法,学生不要把考试想成是决定命运的“生死战”,而是看作是一次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小挑战,告诉自己“我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考好”,教师在进行公开课教学时,不要总想着“如果我讲不好怎么办”,而是思考“这是我展示教学成果的机会,我已经做了充分准备,一定能上出精彩的一课”,通过这种方式,将关注点从担忧结果转移到关注过程和自身的努力上,从而减轻紧张情绪。
二、充分准备

1、知识与技能储备
对于学生来说,扎实的知识基础是应对考试紧张的关键,平时认真学习,按时完成作业,定期复习总结,这样在考试时就会更有底气,数学学科要熟练掌握各种公式和解题方法,语文要积累丰富的词汇和写作素材,教师则要在授课前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熟悉教学内容,包括知识点的讲解、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可能出现的问题和应对策略,只有对教学内容了如指掌,才能在课堂上更加自信从容,减少因担心讲错或忘词而产生的紧张。
2、模拟演练
学生可以通过做模拟试卷来适应考试节奏和氛围,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卷,模拟考试环境,让自己逐渐习惯考试的紧张感,并且通过多次模拟发现自己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训练,教师可以邀请同事或家人扮演学生,进行公开课的模拟演练,在模拟过程中,注意观察自己的教学行为、语言表达和时间把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还可以录制模拟教学视频,课后回放观看,从旁观者的角度审视自己的表现,进一步优化教学过程。
三、放松技巧
1、深呼吸
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放松方法,找一个安静舒适的地方坐下或躺下,闭上眼睛,慢慢地吸气,让空气充满腹部,感受腹部的膨胀,然后慢慢地呼气,感受腹部的收缩,重复这个过程,每次呼吸尽量保持均匀、缓慢、深沉,持续做几分钟,学生在考试前感到紧张时,可以在进入考场前找个角落进行几次深呼吸,让自己平静下来;教师在公开课开始前,也可以在后台通过深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
2、渐进性肌肉松弛
从头到脚依次紧绷和放松身体的各个肌肉群,先紧绷面部肌肉,皱紧眉头、咬紧牙关,保持几秒钟后突然放松,感受肌肉从紧张到松弛的变化;接着是颈部、肩部、手臂、背部、腹部、腿部等部位,依次进行同样的操作,这种方法可以帮助身体和大脑从紧张状态中解脱出来,让人感到轻松和舒适,学生在晚上睡觉前如果因为白天考试紧张而难以入睡,可以尝试这种方法来放松身心,帮助入睡。
3、冥想
每天花 15 - 30 分钟进行冥想练习,坐在舒适的位置上,保持安静,专注于自己的呼吸或一个特定的意象,排除杂念,当杂念出现时,不要刻意去驱赶它们,而是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专注的对象上,长期坚持冥想可以提高心理韧性和专注力,减少焦虑和紧张情绪,教师可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冥想练习,帮助自己在繁忙的教学工作和各种压力下保持良好的心态。
四、生活方式调整
1、合理饮食
保证摄入均衡的营养,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鱼类、蔬菜、水果、坚果等,避免过度摄入咖啡因、糖分和高脂肪食物,这些不健康的食物可能会导致血糖波动和能量不稳定,加重紧张情绪,学生早餐可以选择全麦面包、鸡蛋、牛奶和水果,为上午的学习提供充足的能量;教师在日常饮食中也应注重营养搭配,避免因饮食不当而影响情绪和精力。
2、充足睡眠
每晚保证 7 - 9 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睡眠不足会使身体和大脑处于疲劳状态,降低应对压力的能力,容易产生紧张焦虑情绪,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尽量在相同的时间上床睡觉和起床,创造一个安静、黑暗、凉爽的睡眠环境,睡前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听轻音乐等方式放松身心,帮助入睡,学生在备考期间也不要熬夜学习,以免影响第二天的学习状态和情绪;教师也要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来恢复精力。
3、适度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 3 - 5 次的运动,如散步、跑步、瑜伽或游泳等,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等神经递质,这些物质具有改善心情、减轻压力的作用,学生可以在课余时间和朋友一起跑步、打球;教师可以在下班后进行瑜伽练习或散步,既能锻炼身体,又能缓解工作中的紧张情绪。
克服紧张心理的方法 | 具体操作 | 适用场景 |
认知调整 | 积极自我对话 | 学生考试、教师公开课 |
正确认识紧张 | 各类易产生紧张的教育场景 | |
充分准备 | 知识与技能储备 | 学生考试、教师教学 |
模拟演练 | 学生备考、教师公开课准备 | |
放松技巧 | 深呼吸 | 考试前、公开课前 |
渐进性肌肉松弛 | 睡前、紧张时 | |
冥想 | 日常压力大时 | |
生活方式调整 | 合理饮食 | 日常饮食安排 |
充足睡眠 | 日常作息 | |
适度运动 | 课余时间、下班后 |
相关问答 FAQs
问题 1:如果在考试过程中仍然感到非常紧张,有什么应急方法吗?
答:如果在考试过程中紧张,可以先暂停答题,再次进行深呼吸,告诉自己“我能行,我已经很努力准备了”,或者暂时跳过难题,先做自己会做的题目,稳定一下情绪后再回头攻克难题,在心里给自己一些积极的暗示,我只是有点紧张,这不会影响我发挥我的水平”。
问题 2:教师在面对家长的质疑和批评时容易紧张,该如何克服?
答:首先要保持冷静和礼貌,认真倾听家长的意见和诉求,如果是自己的错误,要勇于承认并表示会改进;如果是误解,可以心平气和地向家长解释清楚,要相信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对教育的付出,不要过分在意个别家长的看法,在平时可以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这样在面对家长的质疑时也会更有信心和底气。
小编有话说
克服紧张心理需要我们在认知、行动和生活方式等多方面做出努力,在教育领域,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可能面临各种压力和挑战,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积极面对,就能够逐渐克服紧张情绪,在学习和教学中发挥出更好的水平,希望以上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紧张心理,在教育之路上更加自信从容地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