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培养目标:旨在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的高层次人才,要求硕士学位获得者热爱祖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修养和事业心、责任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相应的技能、方法;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用外文撰写论文摘要;拥有健康的体魄。
2、学习年限与时间安排: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一年,论文工作时间为两年,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通常为两年,课程学习时间(含专业实践)为一年,论文工作(含专业实践)也为一年,每年有52周,寒暑假及节假日约11周,学习时间为41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按35小时计算。
3、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或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导师根据培养方案的要求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在硕士生入学后制定个人培养计划书,学术型硕士生的课程学习与科研论文工作并重,专业学位硕士生则采取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还会定期组织学术研讨会等学术活动,以促进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
4、课程学习与考核:研究生需严格按照课程学习计划完成课程学习,一般在前两个学期内完成,课程考核包括考试和考查等形式,成绩合格方可获得相应学分,对于跨学科招生的研究生,可能需要补修本专业本科主干课程。
5、论文工作:学术型研究生选题不迟于第三学期第五周,开题报告应在第三学期第十周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开学初完成论文选题和开题工作,论文中期检查会检查学生是否按计划进度完成阶段任务,研究生需独立完成课题的全部工作,撰写学位论文,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学术价值,且符合学术规范。
6、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应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完成,答辩前需聘请具有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该学科专业方向的专家评阅论文,其中校外专家至少1名,答辩委员会由3-5名副教授或相当职称以上的专家组成,指导教师应回避,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不合格者,经答辩委员会同意可在一年内修改论文,重新答辩一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每年评定一次,决定是否授予硕士学位。
7、思想政治教育与实践活动:坚持马列主义理论教育与经常性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研究生除完成马列主义理论课学习外,还应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形势、政策学习和政治活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鼓励研究生参加社会实践、调研等活动,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8、毕业及离校:学术型研究生第六学期末、专业学位研究生第四学期期末完成所有培养环节后,准予毕业并发给毕业证书、学位证书,之后办理离校手续。
常见问题解答

1、问:北方法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有哪些特点?
答:北方法学研究生的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涵盖了法学基础理论课程,如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刑法学等,又包括了专业方向课程,如经济法学、国际法学、诉讼法学等,还设有专业实践课程和跨学科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发展方向。
2、问:如何提高北方法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
答:提高北方法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科研方法的训练,通过课程学习和实践锻炼,让学生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手段;二是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学术交流活动,拓宽视野,激发创新思维;三是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团队协作氛围,为学生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四是加强对学生科研成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科研水平。
小编有话说
北方法学研究生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使命,通过不断优化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改善教学条件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提升北方法学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和水平,希望广大考生能够积极报考北方法学研究生,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