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考130题指的是国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地市级和行政执法类试卷,其分值分布大致为:常识判断部分,共20题,每题分值在0.5分左右,总分10分,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包括选词填空、片段阅读等,共40题,每题分值约0.8分,总分32分,数量关系部分,共10题,每题分值1分,总分10分,判断推理部分,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和逻辑判断各10题,分值分别为每题0.7分、0.7分、0.5分和0.8分,该部分总分30分,资料分析部分,共20题,每题分值1分,总分20分。
一、国考行测分值分布的意义
1、反映考试重点:从上述分值分布可以看出,资料分析、言语理解和判断推理是重点模块,它们在考试中占比较大,这提示考生在备考时需要重点关注这些部分,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和精力,资料分析的分值高且题目难度相对适中,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练习,考生可以在这一模块取得较高的分数,而常识判断虽然题量不少,但分值较低,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在备考时间有限的情况下,不宜投入过多精力。
2、引导复习方向:了解分值分布有助于考生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对于分值较高的模块,如资料分析和判断推理,考生可以进行深入学习,掌握相关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不同模块的分值分布也反映了国家公务员选拔人才的需求,例如对考生的文字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的考查较为重视。
3、影响答题策略:在考试过程中,考生可以根据分值分布来调整答题顺序和时间分配,可以先做分值较高且自己擅长的模块,把该拿的分数拿到手,然后再处理其他模块,如果考生在言语理解方面比较薄弱,但在数量关系上有优势,那么在考试时可以先做数量关系的题目,再做言语理解,这样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得更高的分数。
二、相关问题及解答
1、问题:为什么国考行测要分为不同的模块进行考查?
解答:国考行测分为不同的模块是为了全面考查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每个模块都有其独特的考查重点,如常识判断考查考生的知识面和综合素养,言语理解与表达考查文字理解和运用能力,数量关系考查数学运算和逻辑思维能力,判断推理考查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资料分析考查数据处理和分析能力,通过不同模块的综合考查,能够更准确地选拔出适合不同岗位需求的人才。
2、问题:国考行测的分值分布是否会每年发生变化?
解答:国考行测的分值分布相对稳定,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考试机构会根据考试的实际情况和选拔人才的需求,对分值分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考生在备考时要以当年的考试大纲和真题为准,及时了解考试的变化和要求。
三、小编有话说

国考行测的分值分布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它不仅体现了考试的重点和难点,也为考生提供了备考的方向和指导,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深入了解分值分布情况,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训练,才能在国考行测中取得理想的成绩,离自己的公务员梦想更近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