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庆北碚附属中学通常指的是西南大学附属中学,以下是对该校的详细介绍:
1、历史沿革:
- 学校创建于1914年,名为四川省立第二女子师范学校。
- 1939年更名为北碚二中,1952年再次更名为西南师范学院附属中学,1985年更名为西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1年最终定名为西南大学附属中学。
2、办学条件:
校园规模:据2022年9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东区占地近200亩,总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截至2022年2月,学校有教学班131个,截至2021年11月,学校有学生1000余人。
硬件设施:建有万象楼、勤朴楼、岱宗楼、格致楼、科学馆、凌江园、逸夫楼建筑,设有图书馆、科学馆、校史馆、心育导航中心、学生寝室、学生食堂、合唱团排练厅、跆拳道馆、乒乓球馆、击剑馆、武术馆、民乐团排练室、美术教室、STEAM中心等设施。
3、师资力量:

- 截至2022年9月阳光高考网显示,学校有在职教师208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者占教师总数的99.5%,各类教育学硕士及在读研究生46名;有研究员级教师8人,特级教师5人,西南大学硕士生导师及兼职教授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人,首批国家级骨干教师7人,重庆市骨干教师22人,重庆市教育学会及专业委员会理事8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人,重庆市首届中小学十佳校长1人,重庆市课程改革学科指导教师4人,以及中国数学、化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4人。
4、教学建设:
- 学校基于综合实践活动、生涯教育及劳动教育,推行“三英计划”(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学生科技创新后备人才培养“英才计划”,重庆市教委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及学校自主实施的初高中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菁英计划”),以研究性学习、创造性劳动教育为基础,国家必修课程与校本选修课程相结合,“两校双师”(大学导师、中学导师)指导与自主探究学习“相呼应”,系统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相统一的原则,建设科技教育、环境教育、艺术教育、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五大特色育人模式。
5、学校荣誉:
- 学校是全国青少年校园网球特色学校、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研究中心课程改革实验学校、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教育部第一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重庆市重点中学、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优秀项目学校、全国科学教育实验基地、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实验基地、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科研实验基地、重庆市生物多样性教育基地学校。
重庆北碚附属中学(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是一所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卓越办学条件、雄厚师资力量和显著教学成果的学校,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
标签: 重庆 北碚 附属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