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讨厦门大学金融学哪个好的问题时,需要从学科实力、研究方向、师资力量、培养模式及就业前景等多个维度综合分析,厦门大学作为国内顶尖的财经类强校,其金融学相关学科建设历史悠久,依托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和经济学院/管理学院形成了各有特色的培养体系,具体选择需结合个人职业规划与学术兴趣。
从学科实力来看,厦门大学金融学是国家重点学科,在教育部历次学科评估中均名列前茅,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厦门大学应用经济学(包含金融学)获评A类,与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并列全国前5%,学科底蕴深厚,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作为厦门大学国际化办学的典范,依托其与多所海外高校的合作资源,在金融计量、资产定价、金融工程等量化金融领域优势显著,课程设置大量引入海外原版教材,全英文授课比例高,适合有志于从事学术研究或进入外资投行、对冲基金等机构的学生,而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则更侧重宏观金融、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等传统方向,注重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体系涵盖商业银行管理、投资学、中央银行学等核心内容,培养方案更偏向国内金融机构(如银行、证券、保险)的人才需求。
师资力量方面,两大体系均拥有顶尖学者团队,WISE聚集了众多具有海外知名高校博士学位的教授,如计量金融领域权威学者、美国康奈尔大学博士洪永淼教授(前WISE院长),其团队在金融时间序列、风险管理等方向的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顶级期刊;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则拥有张亦春、郑振龙等国内金融学泰斗,张亦春教授主编的《金融市场学》是国家级规划教材,在金融理论本土化研究方面建树颇深,两院教师均承担国家级课题(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学生提供参与前沿研究的机会。
培养模式的差异是选择的关键,WISE采用“硕士-博士”贯通培养模式,强调数理基础与计量能力,学生需修读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等硬核课程,并要求在SSCI/SCI期刊发表论文才能毕业,学术压力较大但学术资源丰富;经济学院金融学则分为学术型硕士(学硕)和专业型硕士(金融硕士、MF),学硕注重理论深度,MF则侧重案例教学与实践实习,与工商银行、华福证券等企业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学生可通过“双导师制”(校内导师+业界导师)积累行业经验。
就业前景上,WISE毕业生因量化技能突出,多赴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金融机构、头部私募基金(如桥水基金)或海外顶尖高校深造;经济学院毕业生则广泛分布于国有银行总行、政策性银行、证监会/银保监会等监管机构以及券商资管部门,校友网络覆盖国内金融核心领域,厦门大学金融学科与厦门国际银行、厦门农村商业银行等地方金融机构深度合作,为学生提供区域金融实践机会。
为更直观对比,现将两体系核心差异整理如下:
对比维度 |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WISE) | 经济学院金融学系 |
---|---|---|
核心优势 | 量化金融、国际化、学术导向 | 传统金融、本土化、实践导向 |
课程特点 | 全英文授课、数理要求高、侧重计量与模型 | 中英文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涵盖金融全领域 |
师资背景 | 海外博士为主、国际期刊成果丰富 | 国内顶尖学者+业界导师、本土化研究深入 |
培养目标 | 学术研究、外资金融机构、量化分析 | 国内金融机构、监管机构、企业金融管理 |
深造与就业 | 海外名校博士、外资投行/私募 | 国内高校硕士、国有银行/券商/监管机构 |
综合来看,若未来计划从事学术研究或进入外资量化领域,WISE是更优选择;若倾向于国内金融行业就业或注重理论与实践平衡,经济学院金融学系更具优势,厦门大学金融学科还与新加坡管理大学(SMU)等合作开设双学位项目,学生可根据自身规划申请此类国际化项目,拓展全球视野。
相关问答FAQs
Q1: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和MF(金融硕士)如何选择?
A1:学硕(学术型硕士)侧重理论研究和数理分析,学制3年,学费较低,适合有志于攻读博士或从事研究工作的学生,毕业要求通常包括发表学术论文;MF(专业硕士)学制2-3年,学费较高(约10万-15万/全程),课程以实践案例和行业应用为主,包含不少于6个月的实习,适合快速进入金融行业就业的学生,报考时需注意部分MF项目要求有相关工作经验。
Q2:WISE的金融硕士申请难度如何?对数理背景有硬性要求吗?
A2:WISE金融硕士项目申请竞争激烈,每年录取率约5%-8%,要求申请者具备优秀的数学基础(如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优先本科为数学、物理、计算机、经济等专业学生,需提供GRE/GMAT成绩(建议GRE320+或GMAT700+),并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雅思7.0+/托福100+),对非数理背景学生,可通过辅修数学课程或参与量化研究项目提升竞争力,但跨专业申请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