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攻略与指南
一、前期准备
(一)确定报考目标
1、选择专业
- 兴趣优先: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对文学创作有浓厚兴趣的同学可以选择汉语言文学、创意写作等专业;对计算机编程和算法感兴趣的同学则可以聚焦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专业,因为兴趣是持续学习的动力源泉,在研究生阶段深入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会更有热情和动力。
- 职业规划:结合未来职业发展方向来选择专业,如果希望从事金融行业,那么金融学、会计学等专业是不错的选择;若想投身教育领域,学科教学(语文、数学、英语等)、教育管理等专业就比较对口。
- 自身优势:评估自己在本科阶段的学习成绩、专业技能以及获奖情况等,比如本科期间数学成绩优异且多次在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奖,那么可以考虑报考数学类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发挥自身优势在考研竞争中更具竞争力。
2、挑选学校
- 学校综合实力:可以参考各大高校排名榜单,如软科中国大学排名、QS 世界大学排名等,了解学校的综合声誉和学术水平,排名靠前的学校在师资力量、科研资源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

- 专业排名:某些学校虽然整体排名可能不是很高,但在特定专业领域却实力强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南京审计大学的审计学专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其在该专业的教学质量、师资队伍和就业前景都非常出色。
- 地理位置:大城市往往拥有更多的实习机会、学术交流活动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有利于拓宽视野和积累实践经验,像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高校,学生可以接触到前沿的行业动态和高端的学术讲座。
(二)收集备考资料
1、指定教材
- 参考目标院校官方网站公布的招生简章和考试大纲,确定初试科目所使用的教材版本,不同院校对于同一学科可能会指定不同的教材,比如有的院校文学理论课程指定朱光潜的《西方美学史》,而有的院校则指定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务必以目标院校的要求为准。
2、辅导资料
- 考研辅导书:市场上有许多知名考研辅导机构编写的资料,如政治的肖秀荣系列、英语的红宝书、黄皮书等,这些资料通常对知识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配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和解析,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
- 真题集:历年考研真题是备考过程中最宝贵的资料之一,通过研究真题可以了解考试题型、命题规律和难度分布,可以从目标院校官网购买真题,或者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寻找信誉良好的商家购买整理好的真题集。
二、复习计划制定
(一)基础阶段(3 - 6 月)
科目 | 任务 | 时间安排 |
政治 |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等基础知识,搭配徐涛等老师的网课辅助理解。 | 每天 1 - 1.5 小时 |
英语 | 背单词(每天 50 - 100 个),学习基本语法,分析长难句,可使用《红宝书》《恋练有词》等单词书和田静、刘晓艳等老师的语法课。 | 每天 2 - 3 小时 |
数学(针对理工科及部分专业) | 复习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做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巩固,可观看汤家凤、张宇等老师的基础班视频。 | 每天 3 - 4 小时 |
专业课 | 通读目标院校指定的专业教材,梳理知识框架,标记重点内容,制作思维导图帮助理解记忆。 | 每天 2 - 3 小时 |
(二)强化阶段(7 - 9 月)
科目 | 任务 | 时间安排 |
政治 | 深入学习政治各科知识点,刷肖秀荣的《1000 题》,对错题进行整理和分析,查漏补缺。 | 每天 1.5 - 2 小时 |
英语 | 继续巩固单词,开始做历年真题阅读部分,每周写 1 - 2 篇作文并找老师或同学批改,总结答题技巧和方法。 | 每天 2 - 3 小时 |
数学 | 进行知识点的强化训练,做李林、李永乐等老师的强化习题集,建立错题本,定期回顾错题。 | 每天 3 - 4 小时 |
专业课 | 深入研读专业教材,结合学术论文和行业热点对重点知识点进行拓展学习,整理笔记,背诵重要概念和原理。 | 每天 3 - 4 小时 |
(三)冲刺阶段(10 - 12 月)
科目 | 任务 | 时间安排 |
政治 | 背诵肖秀荣的《肖四》《肖八》等主观题资料,关注时事政治热点,进行模拟考试练习答题规范和速度。 | 每天 2 - 3 小时 |
英语 | 全真模拟考试,练习整套试卷的答题节奏,重点提升翻译和新题型的解题能力,继续积累作文素材和模板。 | 每天 2 - 3 小时 |
数学 | 做历年真题和模拟题,按照考试时间进行全真模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对薄弱环节进行有针对性的突破。 | 每天 3 - 4 小时 |
专业课 | 反复背诵专业知识点,进行模拟答题训练,注意答题的逻辑性和完整性,关注目标院校导师近期的研究方向和论文成果。 | 每天 3 - 4 小时 |
三、报名与考试
(一)报名流程
1、网上报名
- 一般在每年的 9 月下旬开始预报名,10 月正式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https://yz.chsi.com.cn/),按照系统提示填写个人信息、报考院校、报考专业等相关信息,生成报名号并牢记。
2、网上确认(现场确认)
- 通常在 11 月上旬进行,考生需要再次登录研招网确认报名信息,上传个人照片、身份证照片、学历证书等相关材料,部分地区可能还需要进行网上缴费或到指定地点进行现场确认。
(二)考试安排
1、初试
时间:一般在每年 12 月的倒数第二个周末。
科目:第一天上午考政治(8:30 - 11:30),下午考英语(14:00 - 17:00);第二天考数学或专业课一(8:30 - 11:30),下午考专业课二(14:00 - 17:00)。
2、复试
时间:次年 3 - 4 月。
:包括笔试和面试,笔试主要考查专业综合知识,面试则涉及英语口语、综合素质面试等环节,考察考生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
四、调剂与录取
(一)调剂
1、关注调剂信息
- 初试成绩公布后,如果成绩不太理想但达到了国家线或院校复试线,可以关注各院校发布的调剂信息,这些信息一般会在院校研究生招生网站、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等平台发布,包括调剂专业、人数、要求等。
2、申请调剂
- 符合调剂要求的考生可以在研招网调剂服务系统中填报调剂志愿,一般可以同时填报三个平行志愿,提交申请后,等待院校审核并通知复试,收到复试通知后按要求参加复试即可。
(二)录取
1、综合成绩计算
- 院校会根据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按照一定的比例计算出综合成绩,公式一般为:综合成绩 = 初试成绩×初试权重 + 复试成绩×复试权重(不同院校权重比例不同)。
2、录取名单公布
- 根据综合成绩排名确定拟录取名单,并在院校研究生招生网站公示一段时间,公示无异议后发放录取通知书。
相关问答 FAQs
Q1:跨专业考外校研究生难度大吗?
A1:跨专业考外校研究生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也并非不可行,难点主要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由于没有本科专业基础,需要花费更多时间和精力去理解和掌握新专业的知识体系,不过,如果提前做好规划,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选择合适的院校和专业(有些专业对跨专业考生比较友好),并且具备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毅力,也是有机会成功上岸的,从文科跨考到计算机专业,就需要自学计算机相关的课程,如数据结构、编程语言等,多做练习题和项目实践来弥补专业差距。
Q2:本科成绩不好能考上外校研究生吗?
A2:本科成绩不好并不意味着不能考上外校研究生,考研是一个重新出发的机会,初试成绩主要取决于你在备考期间的努力程度和知识掌握情况,虽然一些院校在复试时会参考本科成绩,但更看重的是初试表现、复试中的专业素养展示以及综合素质,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扎实复习专业知识、提高英语和政治水平等方式来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很多本科成绩一般的同学通过半年多的刻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