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魅力声线
在主持的舞台上,声音是主持人最有力的武器之一,它能够传递情感、塑造形象、吸引听众,主持人究竟该如何练就一副令人着迷的好声音呢?以下将从多个方面详细阐述声音训练的方法与要点。
一、气息控制——声音的根基
1、深呼吸练习
腹式呼吸法:这是主持人最常用的呼吸方法,平躺在床上,将双手放在腹部,感受吸气时腹部像气球一样膨胀,呼气时腹部慢慢收缩,每天坚持练习 10 - 15 分钟,逐渐增加练习时间,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双手放在腹部,进行同样的呼吸练习,感受气息的流动。
慢吸慢呼:慢慢地吸气,使腹部充满气息,感觉气息一直延伸到腰部和背部,然后缓慢而均匀地呼气,控制呼气的速度和力度,尽量让呼气时间比吸气时间长,可以通过数数字来控制节奏,如吸气数 1、2、3,呼气数 1、2、3、4,重复练习,每次练习 5 - 10 分钟,逐渐提高对气息的控制能力。
2、气息的运用
控制气息强弱:在说话时,要学会根据语句的情感和节奏来控制气息的强弱,表达激动的情绪时,气息可以稍强;而在讲述温柔、舒缓的内容时,气息要轻柔,可以通过朗读诗歌或散文来练习,注意根据文字的情感变化调整气息。

偷气与换气技巧:在长时间的主持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需要偷气或换气,偷气时要迅速而无声,口鼻同时进气,避免让听众察觉到明显的换气痕迹,换气则要根据语句的逻辑停顿来进行,选择合适的时机快速吸气,以保证话语的连贯性和流畅性,可以通过模拟主持场景进行练习,如新闻播报、访谈节目等,锻炼在不同情境下的换气技巧。
二、发音准确性——清晰表达的基础
1、音标学习
- 熟练掌握国际音标是确保发音准确的基石,购买专业的音标教材或在线课程,系统学习音标的发音规则、口型变化和舌位位置,每天花一定时间练习音标发音,从单元音开始,逐步过渡到双元音和辅音组合,确保每个音标都能准确无误地发出。
- 利用音标卡片进行练习,正面写音标,背面写对应的单词或发音示例,随机抽取卡片,看着音标快速准确地读出对应的发音,反复练习,加深对音标的记忆和理解。
2、吐字归音
声母、韵母和声调:汉语中的每个字都由声母、韵母和声调组成,在发音时,要注意声母的成阻、持阻和除阻过程,韵母的开口度和圆唇度,以及声调的高低升降变化。“张”字,声母是“zh”,发音时舌尖上翘抵住硬腭前部,形成阻碍,然后气流冲破阻碍,发出清晰的声音;韵母是“ang”,发音时口腔打开,舌头后缩,嘴唇不圆;声调是第一声,保持高平的语调,通过反复练习单字的发音,体会声母、韵母和声调的配合,做到吐字清晰、归音到位。
绕口令练习:绕口令是锻炼吐字归音的有效方法,选择一些经典的绕口令,如“八百标兵奔北坡,炮兵并排北边跑,炮兵怕把标兵碰,标兵怕碰炮兵炮”,以较慢的速度开始练习,逐渐加快速度,注意每个字的发音都要准确、清晰,力求达到快速流畅的效果,每天坚持练习不同的绕口令,不断提高发音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三、音色塑造——赋予声音个性
1、共鸣训练
胸腔共鸣:这种共鸣方式能使声音低沉、浑厚、有力,可以通过发出“嗯”的长音来感受胸腔共鸣,站立姿势正确,双脚与肩同宽,身体放松,微微低头,双手放在胸部两侧,感受声音在胸腔内的震动,在说话时,适当运用胸腔共鸣可以增强声音的感染力和穿透力,适合用于表达严肃、庄重的情感或在较大场合发言。
口腔共鸣:口腔共鸣能让声音明亮、清晰、饱满,张大嘴巴,像打哈欠一样打开口腔,舌头自然平放,发出“啊”的长音,感受声音在口腔内的共鸣,在日常主持中,大部分的发音都需要口腔共鸣的参与,通过控制口腔的开合程度和舌位变化,可以调节口腔共鸣的效果,使声音更加圆润动听。
头腔共鸣:头腔共鸣会使声音产生一种空灵、婉转的感觉,用手指轻轻按压眉心处,发出“哼”的长音,感受声音在眉心周围的震动,这就是头腔共鸣的初步体验,在一些抒情、优美的语言表达中,适当运用头腔共鸣可以为声音增添独特的韵味和魅力。
2、情感与音色的结合
- 根据不同的主持内容和情感氛围,灵活调整音色,在主持婚礼时,声音可以柔和、温暖,带有一定的喜悦和甜蜜;而在主持财经类节目时,声音则需要沉稳、专业,给人以信任感,通过模仿不同风格的主持人或播音员的音色,不断尝试和探索适合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与音色变化的结合点,使声音更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四、语速语调——节奏的掌控
1、语速控制
正常语速练习:主持人的正常语速大约在每分钟 200 - 300 字左右,选择一些新闻稿件或散文进行朗读练习,使用节拍器或定时器来控制语速,逐渐培养稳定的语速节奏感,在练习过程中,注意不要为了追求语速而牺牲发音的准确性和清晰度。
语速变化练习:根据主持内容的需要,灵活调整语速,在强调重点内容时,可以适当放慢语速,以引起听众的注意;在叙述一般性的背景信息或过渡语句时,可以加快语速,保持节奏的紧凑,通过阅读不同类型的文章和进行模拟主持练习,掌握语速变化的规律和技巧,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趣。
2、语调变化
升调与降调:升调通常用于表示疑问、惊讶、兴奋等情感,降调用于陈述、肯定、严肃等语境。“你今天要去参加聚会吗?”这句话的结尾用升调;“今天的天气非常好。”用降调,通过朗读大量的句子,体会不同语调所表达的情感差异,在实际主持中根据语句的含义和情感色彩选择合适的语调。
语调的抑扬顿挫:避免语调的单一和平淡,使整个语言表达有起伏、有层次,在一段话中,可以根据句子的结构、逻辑关系和情感重点,合理安排语调的高低升降,在讲述一个故事时,开头可以用较为平缓的语调引入,中间情节发展部分根据情节的紧张程度调整语调的起伏,高潮部分用激昂的语调突出,结尾则用沉稳的语调收尾,通过不断地练习和实践,培养敏锐的语调感知能力和丰富的语调表现力。
训练项目 | 具体方法 | 注意事项 |
气息控制 | 深呼吸练习(腹式呼吸法、慢吸慢呼)、气息运用(控制强弱、偷气换气) | 保持呼吸平稳、自然,避免耸肩、憋气 |
发音准确性 | 音标学习、吐字归音(声母、韵母、声调、绕口令) | 注重每个音素的准确发音,避免含糊不清 |
音色塑造 | 共鸣训练(胸腔、口腔、头腔共鸣)、情感与音色结合 | 寻找合适的共鸣位置,避免过度用力导致声音僵硬 |
语速语调 | 语速控制(正常语速、语速变化)、语调变化(升调降调、抑扬顿挫) | 根据内容和情感合理调整语速语调,避免机械单调 |
FAQs
问题 1:主持人如何在短时间内改善声音的音色?
答:虽然音色的改善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在短时间内可以通过一些方法取得一定的效果,首先要找到自己身体最自然的共鸣状态,比如在发“m”“n”“ng”这些鼻音的时候去感受鼻腔的振动,这就是一种共鸣的初步体验,然后在说话时刻意地去放大这种共鸣感觉,让声音更立体,可以通过调整口腔的状态来改变音色,比如微微撅唇或者咧嘴等动作,能让声音产生微妙的变化,变得更加明亮或者柔和,但要注意不要过度夸张这些动作,以免显得不自然。
问题 2:主持人在训练声音时,如何避免过度用嗓导致喉咙受损?
答:这是非常关键的问题,要做好热身运动,就像运动员比赛前热身一样,主持人在练声前也要活动一下喉咙和口腔肌肉,可以轻轻地转动脖子、做简单的吞咽动作、用气泡音来按摩声带等,在发声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呼吸方法和发声姿势,避免大声喊叫或者长时间高音量的发声,如果感觉喉咙有点不舒服或者疼痛,就应该立即停止练习,让喉咙得到充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