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图书馆的书按什么科目分类?

图书馆的书放哪个科目,这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涉及图书馆学分类体系、信息组织原则以及用户检索习惯的复杂问题,要准确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明确“科目”在图书馆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它并非指学校教育中的学科门类(如数学、语文),而是指图书馆用于文献分类和组织排架的“分类法”,不同图书馆根据其性质、规模和服务对象,会采用不同的分类法,因此图书的“科目”归属也会有所差异,全球范围内广泛使用的分类法主要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DDC)、《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ibrary of Congress Classification, LCC)等,本文将以《中图法》为核心,结合其他分类法的特点,详细阐述图书馆图书的科目归属逻辑。

图书馆的书按什么科目分类?-图1

图书分类的基本原则与标准

图书馆的图书分类并非随意为之,而是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和标准,其核心目标是“揭示文献内容,便于用户检索”,同时实现“文献有序排架,便于管理”,分类的主要依据包括:

  1. 学科属性:这是最核心的依据,图书根据其内容所属的学科领域被划分到相应的类目,如哲学、经济学、医学等,学科属性越明确,分类就越精准。
  2. 形式体裁跨学科或形式特殊的文献,会考虑其体裁,如诗歌、小说、戏剧、词典、年鉴等。
  3. 地域时代:对于涉及特定国家、地区或历史时期的文献,会结合地域和时代特征进行细分,如“中国史”“英国文学”。
  4. 用途读者:部分图书馆会根据文献的用途(如工具书)或读者对象(如儿童读物)设置特殊类目。

在这些原则下,分类法通过一套层级分明的符号体系(如字母、数字)来构建“学科树”,每个类目都有唯一的标识,确保每本书都能被准确“定位”。

主流分类法下的“科目”划分

(一)《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中图法》)——国内图书馆的主流选择

《中图法》是我国绝大多数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使用的分类法,它将人类知识划分为五大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宗教;社会科学总论;自然科学总论;综合性图书)和二十二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再逐级细分小类,以下是主要大类及其对应的“科目”说明:

大类标识 大类名称 主要包含内容举例
A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著作、生平、研究文献
B 哲学、宗教 哲学理论、伦理学、逻辑学、美学、心理学、宗教
C 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统计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
D 政治、法律 政治学、中国政治、世界政治、外交、国际关系、法律
E 军事 军事理论、世界军事、中国军事、战略、战术、军事技术
F 经济 经济学理论、世界经济、中国经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财政、金融、贸易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文化理论、新闻传播、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体育
H 语言、文字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外国语言
I 文学 文学理论、世界文学、中国文学、诗歌、散文、小说、戏剧
J 艺术 艺术理论、绘画、书法、音乐、舞蹈、戏剧电影、工艺美术
K 历史、地理 史学理论、中国史、世界史、传记、文物考古、地理学
N 自然科学总论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系统科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等
O 数理科学和化学 数学、力学、物理学、化学、晶体学
P 天文学、地球科学 天文学、测绘学、地球物理学、气象学、地质学、海洋学、自然地理学
Q 生物科学 普通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微生物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
R 医药、卫生 医学基础理论、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中医学、药学、卫生学
S 农业科学 农业基础科学、农学、植物保护、园艺、林业、畜牧、兽医、水产、渔业
T 工业技术 一般工业技术、矿业工程、石油、天然气工业、冶金工业、金属学、机械工程、动力工程、原子能技术、电工技术、电子技术、自动化技术、化学工业、轻工业、手工业、建筑科学、水利工程
U 交通运输 综合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
V 航空、航天 航空、航天技术的研究与探索
X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 环境科学、安全科学、劳动保护科学、灾害学
Z 综合性图书 丛书、百科全书、词典、年鉴、目录、文摘、索引

以一本《西方经济学史》为例,其“科目”路径应为:F(经济)→ F0(经济学)→ F091(经济思想史)→ F091.6(近代经济思想史,含西方),通过这样的层级划分,图书被精准定位到“F091.6”这个具体类目,并按索书号(分类号+书次号+卷次号)排架。

(二)其他分类法的特点

  1. 杜威十进制分类法(DDC):国际通用,尤其公共图书馆常用,它将所有知识分为10个大类(000-999),每个大类再分为10个子类,层层细分。“100哲学”对应《中图法》的“B”,“500科学”对应“N”,其优势是结构简单,便于国际资源共享。
  2. 美国国会图书馆分类法(LCC):以字母开头的混合制分类法,侧重于学科主题,适合大型研究型图书馆。“Q科学”“HA统计学”“PS美国文学”等,其特点是类目详细,但体系复杂,学习成本较高。

图书排架与“科目”的实践关联

分类完成后,图书会根据“索书号”进行排架,索书号是图书的“身份证”,通常由分类号(体现“科目”)、书次号(区分同类书,如著者号、种次号)、版本号和卷次号组成,读者通过检索系统找到图书的“科目”分类号后,即可在对应的书架上快速定位图书,在高校图书馆中,学生要找《计算机网络》,检索系统显示分类号为“TP393”,即可直接前往“工业技术(T)→ 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TP)→ 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TP3)→ 计算机的应用(TP39)”的书架区域查找。

特殊类型图书的“科目”归属

部分图书的“科目”归属具有特殊性,需灵活处理:

  • 工具书:如词典、百科全书,通常归入“Z综合性图书”下的“Z2百科全书、类书”“Z3词典”等,或根据学科性质分散到各学科(如《牛津英语词典》归入“H31”)。
  • 多主题图书:按其“论述重点”或“读者对象”归类。《环境经济学》重点在“经济”,归入“F062.6”(环境经济学);若重点在“环境”,则归入“X196”(环境经济学)。
  • 儿童读物:部分图书馆设“I287.7(儿童文学)”或独立设立“儿童阅览区”,按体裁(童话、故事)细分。

图书馆的“科目”本质上是分类法构建的知识体系,其核心是“按学科内容组织文献”,无论是《中图法》的二十二大类,还是DDC、LCC的其他体系,都旨在实现“以类聚书,以书寻人”,对于读者而言,了解图书分类的逻辑和主要类目,是高效利用图书馆的基础;对于图书馆员而言,精准分类则是保障文献有序流通、提升服务质量的基石,随着数字图书馆的发展,虽然检索方式从“按索书号找书”变为“关键词检索”,但分类法依然是底层知识组织的核心逻辑,确保海量信息被科学、系统地管理。

相关问答FAQs

问1:如果一本书涉及多个学科,生物化学》,应该归入哪个“科目”?
答:对于跨学科图书,图书馆通常遵循“从主学科”或“从重点学科”的原则。《生物化学》是生物学与化学的交叉学科,但内容以生物体内的化学过程为主,因此多数图书馆会将其归入生物学大类下的“Q5生物化学”,而非化学大类(O6),具体归属需参考《中图法》相关类目的注释,或图书馆的排架细则。

问2:为什么图书馆的书架标签上的“科目”和我在学校学的“学科名称”不一样?TP”对应的是计算机,而不是“计算机科学”?
答:这是因为图书馆的“科目”采用的是分类法的类目标识符,而非日常学科名称,分类法中的类目(如“TP”)是经过标准化编码的符号体系,用于区分不同学科领域,便于排架和检索。《中图法》中“TP”代表“工业技术”下的“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其下再细分“TP3计算机技术”“TP39计算机的应用”等,而学校里的“学科名称”是教学和科研中的通俗表述,两者并非一一对应,但本质都指向同一知识领域,读者可通过图书馆的分类法手册或咨询馆员,快速将学科名称转化为分类号。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