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今年提前批录取了多少人?2024年各省提前批录取人数统计

今年提前批录取人数是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热点话题,具体数据因省份、院校及招生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根据目前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及高校公布的录取信息,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提前批录取工作已基本结束,整体录取规模保持稳定,部分省份和院校的录取情况呈现出新的特点。

今年提前批录取了多少人?2024年各省提前批录取人数统计-图1

从整体来看,提前批主要包括军队院校、公安院校、司法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小语种专业、特殊类型招生(如强基计划、综合评价等)以及部分普通高校的特殊专业等,不同类型的招生计划量差异较大,例如军队院校的招生计划相对固定,而师范类院校的公费师范生计划近年来持续增加,成为提前批的重要组成部分,以部分省份为例,河南省2023年普通高校提前批共录取考生约2.3万人,其中军队院校录取300余人,公安院校录取500余人,司法类院校录取100余人,其他类型包括公费师范生、小语种等录取约2.1万人,四川省提前批本科层次共录取考生约1.8万人,涵盖军队、公安、师范、航海等多个类别,其中公费师范生录取人数占比超过40%,显示出考生对师范类专业的青睐。

从院校类型分析,军队院校和公安院校的录取竞争依然激烈,多数院校的录取分数线超过一本线(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不少分,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在部分省份的理科录取线超过一本线100分以上,而军队院校中的“双一流”高校更是受到高分考生的追捧,相比之下,部分小语种专业和航海类专业的录取分数线相对较低,但因其就业方向特殊,仍能吸引特定群体的考生,师范类院校的公费师范生计划因享受“两免一补”(免学费、免住宿费,补助生活费)政策且毕业后有编有岗,成为提前批中的“香饽饽”,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部属师范院校的公费师范生录取分数线普遍较高。

从招生计划的变化趋势来看,近年来,部分省份对提前批的招生结构进行了优化,例如增加了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基层水利特设岗位生等类型的招生计划,旨在为基层培养更多专业人才,随着新高考改革的推进,部分院校在提前批中新增了“选考科目要求”,更加注重考生与专业的匹配度,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小语种专业要求考生外语语种为英语,且英语单科成绩需达到一定标准;而一些军校则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政治考核等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各省份的提前批录取数据存在差异,主要与当地的招生计划数、考生人数及报考热度有关,作为高考大省的广东省,2023年提前批本科院校共录取考生约1.5万人,其中军队院校录取400余人,公安院校录取600余人,其他类型包括师范类、小语种等录取约1.3万人,而北京市作为教育高地,提前批录取人数相对较少,但集中了众多部属院校和特色专业,录取质量较高。

以下是部分省份2023年提前批录取人数的简要统计(单位:人):

省份 军队院校 公安院校 师范类(含公费师范生) 其他类型 总计
河南 300 500 约18000 4200 23000
四川 200 400 约9000 4800 18000
广东 400 600 约10000 4000 15000
北京 150 300 约5000 2550 9000

(注:以上数据为各省市教育考试院公开信息整理,仅供参考,具体以官方公布为准。)

总体而言,2023年提前批录取工作平稳有序,各类招生计划均顺利完成,考生在选择提前批院校和专业时,需充分了解招生政策、身体条件要求及就业方向,结合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做出理性选择,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和特殊领域人才培养的重视,提前批的招生规模和结构可能会在未来进一步调整,建议考生和家长密切关注教育部门和高校的官方信息,以便及时获取最新动态。

相关问答FAQs:

  1. 问:提前批录取和普通批录取有什么区别?
    答:提前批录取在普通批之前进行,主要针对军队、公安、师范、小语种等特殊类型招生,其报考条件、录取规则和后续培养方式与普通批不同,提前批对考生的身体条件、政治考核等有额外要求,且一旦录取后不再参与后续批次的投档;而普通批则面向大多数普通类专业,录取规则相对统一,考生可根据成绩多次填报志愿。

  2. 问:公费师范生毕业后必须回生源地就业吗?
    答:公费师范生入学前需签订协议,毕业后一般回生源地所在省份的中小学任教,且需在公办中小学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不少于6年,其中在城镇学校工作的应到农村学校任教至少2年,具体服务年限和就业政策以各省教育行政部门和培养院校的协议为准,违约者需按规定退还教育经费并缴纳违约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