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费用的结转是企业成本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将与生产活动相关的间接费用合理地分配到产品成本中,以下是详细的解释和步骤:
一、制造费用的定义及组成

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间接费用,这些费用不直接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而是通过一定的分摊方法计入,制造费用包括厂房租金、生产设备折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二、制造费用的归集
企业应设置“制造费用”账户进行总分类核算,并按不同的生产单位设立明细账,账内按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分别反映生产单位各项制造费用的发生情况。
三、制造费用的结转步骤
1、计算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分配率=某产品制造费用分摊比例×当月制造费用总额。
2、分配制造费用:根据计算结果,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各个产品的生产成本中,具体的分配方法可以采用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等。
3、会计分录:借记“生产成本—A产品”、“生产成本—B产品”等科目,贷记“制造费用”科目。
4、月末结转:每个月末,将制造费用结转到对应的生产成本中,对于完工的产品,其生产成本会转入库存商品科目;未完工的部分则反映在生产成本的期末余额中。
5、销售结转:销售时,按照既定的计价方法(如加权平均法)将库存商品的成本结转到主营业务成本中,最终影响企业的损益。
四、常见问题及解答
1、制造费用是否每月都需要结转?

- 是的,制造费用通常需要按月结转分配到对应产品的生产成本中。
2、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哪些?
- 常见的分配方法包括按生产工人工资、按生产工人工时、按机器工时、按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等。
3、制造费用不结转可以吗?
- 不可以,制造费用需要在会计期末进行结转,以便准确反映企业的成本结构和经营状况。
制造费用的结转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它有助于企业更准确地计算产品成本,进而为定价、预算编制以及成本控制提供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