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南昌新思维是什么?如何通过新思维提升南昌发展?

南昌,这座被誉为“英雄城”的江南水乡,不仅承载着八一南昌起义的红色记忆,更在新时代的浪潮中迸发出“新思维”的活力,从赣江两岸的日新月异到数字经济的高速崛起,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到城市治理的智慧创新,南昌正以敢为人先的魄力,将“新思维”融入城市发展的每一个细胞,书写着从“老工业基地”到“现代化都市”的转型篇章。

南昌新思维是什么?如何通过新思维提升南昌发展?-图1

在产业升级的赛道上,南昌的“新思维”体现在对传统优势的“破旧立新”,作为新中国第一架飞机、第一辆摩托车、第一台轮式拖拉机的诞生地,南昌的制造业底蕴深厚,但面对新时代的产业变革,南昌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以“无中生有”的勇气和“有中出新”的智慧,重构产业版图,在航空产业领域,南昌不再满足于“制造”环节,而是向“研发设计、总装交付、运营维护、通航服务”全产业链延伸,打造了全国首个以航空装备为特色的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南昌依托江铃汽车等龙头企业,引入宁德时代等头部企业,构建了“整车制造+核心零部件+后市场服务”的完整生态,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突破3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50%,实现了从“燃油车重镇”到“新能源新高地”的跨越,这种“跳出传统抓转型、立足优势谋新篇”的思维,让南昌的制造业在新时代找到了新的增长极。

在城市发展的维度上,南昌的“新思维”彰显为对“以人为本”的深度践行,过去,城市发展往往侧重于“规模扩张”和“硬件建设”,而南昌则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出发点,推动城市发展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在老城区改造中,南昌摒弃了大拆大建的传统模式,采用“微更新”“绣花功”的方式,保留了历史街区的肌理与文化记忆,万寿宫历史文化街区通过“修旧如旧”与“功能植入”相结合,既保留了赣派建筑的风貌,又引入了文创、餐饮、体验等新业态,成为市民游客打卡的“网红地”,年客流量超千万人次,在新城区建设中,南昌则注重“产城融合”与“生态宜居”,在红谷滩新区打造了“一江两岸”的城市格局,赣江两岸高楼林立与现代公园绿地交相辉映,地铁、公交、共享单车等绿色出行方式无缝衔接,让“15分钟生活圈”成为现实,南昌还率先在全省推行“城市大脑”智慧治理平台,整合交通、城管、应急等数据资源,实现了“一屏观全域、一网管全城”,让城市管理更加高效、精准、智能。

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南昌的“新思维”体现为对“红色基因”与“江南文脉”的活化利用,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的红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近年来,南昌不再将红色文化局限于“博物馆里的文物”,而是通过“科技+文化”的方式,让红色故事“活”起来,在八一起义纪念馆,运用VR、全息投影等技术,让观众沉浸式体验南昌起义的历史场景;推出“红色剧本杀”“行军体验”等互动项目,吸引了大量年轻群体参与,南昌深挖“赣文化”底蕴,将滕王阁、绳金塔等历史文化符号与现代创意设计相结合,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如“滕王阁主题盲盒”“赣鄱非遗手作”等,让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中焕发新生,这种“保护中传承、创新中发展”的文化思维,既守护了城市的历史根脉,又增强了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南昌的“新思维”还体现在对人才与开放的重视上,面对区域竞争日益激烈的态势,南昌提出“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出台“人才十条”等政策,从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等方面提供全方位保障,2022年全市新增各类人才超过10万人,南昌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依托赣江新区、南昌综保区等开放平台,加强与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协同,吸引了微软、华为、阿里等世界500强企业落户,2022年实际利用外资突破30亿美元,同比增长15.6%,这种“以人才聚资源、以开放促发展”的思维,为南昌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南昌在践行“新思维”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产业转型升级仍需加速,高端人才吸引力有待提升,城市治理精细化水平仍需加强等,但正如南昌八一精神所蕴含的“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品格,这座城市正以开放的姿态、创新的精神,不断破解发展难题,向着“宜居、宜业、宜游、宜学、宜养”的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

相关问答FAQs

Q1:南昌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有哪些“新思维”举措?
A1:南昌发展数字经济的“新思维”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数字基建先行”,加快推进5G基站、工业互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5G基站超2万个,实现重点区域全覆盖;二是“产业数字化赋能”,推动传统制造业通过“上云用数赋智”实现转型升级,例如江铃汽车建设“智能工厂”,实现生产效率提升30%以上;三是“数字产业化集聚”,重点发展VR(虚拟现实)、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打造了“南昌VR产业基地”,吸引了超200家VR企业入驻,2022年VR产业营收突破200亿元,成为全国VR产业发展的“标杆城市”。

Q2:南昌如何通过“新思维”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
A2:南昌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新思维”核心在于“活化利用”与“跨界融合”,对红色文化和赣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例如将八一起义纪念馆与滕王阁等景点串联,打造“红色+历史”精品旅游线路,年接待游客超5000万人次;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创意产业深度融合,例如举办“南昌国际烟花节”“赣鄱文化艺术节”等活动,引入沉浸式光影秀、数字艺术展等新业态,让文化“可感知、可体验、可消费”,南昌还注重“文化惠民”,建设了一批社区文化中心、城市书房等公共文化设施,实现“15分钟文化服务圈”全覆盖,让市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