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货业务会计分录的详细解析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进货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它涉及到货物的采购、运输以及入库等多个方面,而进货业务的会计处理,则是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分录来记录和反映这些经济活动的,正确的会计分录不仅能够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还能为企业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我们将详细探讨进货业务在不同情况下的会计分录方法。
一、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验收入库
当一般纳税人企业从供应商处购进货物并验收入库时,通常需要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假设企业购进了一批价值为 100,000 元的原材料,增值税税率为 13%,同时支付了运输费用 5,000 元(取得了合法的运输发票,税率为 9%),款项已通过银行转账支付。
账户名称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摘要 |
原材料 | 100,000 | 购进原材料验收入库 | |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13,000 | 购入原材料的进项税额 | |
在途物资 | 5,000 | 支付原材料运输费 | |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450 | 运输费的进项税额 | |
银行存款 | 118,450 | 支付货款及运输费 |
解释:
- “原材料”科目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这里将购进原材料的成本 100,000 元登记在借方,表示原材料的增加。
-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科目用于核算企业购入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的、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增值税额,对于购入原材料的进项税额 13,000 元(100,000×13%)和运输费的进项税额 450 元(5,000×9%),分别登记在借方。
- “在途物资”科目用于核算企业采用实际成本(或进价)进行材料、商品等物资的日常核算、尚未到达或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物资的采购成本,运输费用 5,000 元先记入“在途物资”,待货物验收入库后,再转入“原材料”科目。

- “银行存款”科目核算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支付的总款项 118,450 元(100,000 + 5,000 + 13,000 + 450),作为减少登记在贷方。
货物验收入库后,需将“在途物资”转入“原材料”科目:
账户名称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摘要 |
原材料 | 5,000 | 在途物资入库 | |
在途物资 | 5,000 | 在途物资入库 |
“原材料”科目的余额为 105,000 元(100,000 + 5,000),更准确地反映了企业库存原材料的实际成本。
二、小规模纳税人购进货物验收入库
小规模纳税人企业在购进货物时,由于其增值税不能抵扣,所以在会计处理上与一般纳税人有所不同,假设小规模纳税人企业购进了一批价值为 80,000 元的商品,取得了普通发票,款项以现金支付。
账户名称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摘要 |
库存商品 | 80,000 | 购进商品验收入库 | |
库存现金 | 80,000 | 支付商品款 |
解释:
- “库存商品”科目用于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这里将购进商品的成本 80,000 元登记在借方,表示库存商品的增加。
- “库存现金”科目核算企业的库存现金,支付的款项 80,000 元作为减少登记在贷方。
三、预付货款购进货物
在实际业务中,企业可能会先预付部分货款给供应商,待货物验收入库后再支付剩余款项,企业与供应商签订了一份购货合同,约定购买一批价值为 120,000 元的货物,增值税税率为 13%,企业先预付了 60,000 元货款。
1、预付货款时:
账户名称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摘要 |
预付账款 | 60,000 | 预付购货款 | |
银行存款 | 60,000 | 支付预付款 |
解释:
- “预付账款”科目核算企业按照购货合同规定预付给供应单位的款项,预付的货款 60,000 元登记在借方,表示企业的一项资产增加。
- “银行存款”科目的贷方登记减少的金额 60,000 元,反映企业资金的流出。
2、货物验收入库时:
假设剩余款项 70,200 元(120,000×(1 + 13%) - 60,000)通过银行转账支付,同时货物验收入库。
账户名称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摘要 |
原材料 | 120,000 | 购进原材料验收入库 | |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 15,600 | 购入原材料的进项税额 | |
预付账款 | 60,000 | 冲销预付账款 | |
银行存款 | 70,200 | 支付剩余货款 |
解释:
- “原材料”科目借方登记原材料成本 120,000 元,“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借方登记进项税额 15,600 元(120,000×13%)。
- “预付账款”科目贷方冲销之前预付的款项 60,000 元。
- “银行存款”科目贷方登记支付的剩余款项 70,200 元。
四、购进货物发生退货
如果企业购进的货物因质量等问题发生退货,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假设企业退回了上述一般纳税人购进的价值为 20,000 元的原材料,取得了供应商开具的红字发票(负数发票)。
1、冲减原入库分录:
账户名称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摘要 |
原材料 | 20,000 | 冲减原材料入库 | |
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 2,600 | 冲减进项税额 |
解释:
- “原材料”科目贷方登记减少的原材料成本 20,000 元,“应交税费 - 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科目贷方登记转出的进项税额 2,600 元(20,000×13%)。
2、收到退款时:
账户名称 | 借方金额 | 贷方金额 | 摘要 |
银行存款 | 22,600 | 收到退货款 |
解释:
- “银行存款”科目借方登记收到的退款金额 22,600 元。
FAQs
问题 1:如果企业购进货物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未及时认证,该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答:如果企业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未及时认证,仍可按照正常的购进货物流程进行会计分录,但在计算进项税额时,应根据发票上的税额进行暂估入账,待认证通过后,再进行调整,即先将货物成本和暂估的进项税额计入相关科目,待认证通过后,若暂估无误则无需调整;若存在差异,则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暂估进项税额为 A,实际认证通过后的进项税额为 B,若 B>A,则补记差额;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