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台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精湛临床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护理人才,以下是对烟台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的详细介绍:
1、培养目标
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培养德才兼备,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操守,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专业知识与技能: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临床分析和思维能力,能够独立解决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护理问题,要求学生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
研究与教学能力:具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掌握临床护理教学技能,能够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学习并掌握从事临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研究方向
中医康复护理:运用中医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理论,配合康复医疗手段、传统康复训练和养生方法,对残疾者、慢性病者、老年病者以及急性病恢复期患者的康复进行研究,评估中医康复护理措施对患者疾病康复的影响。
急危重症护理:研究各类急性病、急性创伤、慢性病急性发作及危重患者的抢救与护理方法及成效,通过对急、危、重症、创伤病人病情的综合评估,了解病人的整体状态,运用监测技术、急救护理操作技术、心理护理要点及沟通技巧促进患者的愈后和心理健康。

社区老年护理:进行老年人常见疾病的风险评估模型构建以及健康素养、健康促进、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研究,通过对老年人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估,指导老年人掌握健康的生活方式,消除疾病危险因素,促进老年人身体、心理、社会、环境健康,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社会支持。
3、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学习方式: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
学制:基本学制为3年,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
4、培养方式与导师指导
双导师制:实行第一责任导师负责制下的双导师培养模式,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为第一责任导师,和实践基地导师全程指导学生。
培养计划制定:根据培养方案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确定培养方向,制定培养计划,对其课程学习、文献阅读、临床能力训练、教学能力训练、科研能力训练、学位论文写作等做出具体要求和安排。
教学安排:课程学习主要集中于第一学期,临床实践训练集中在第二学期至第四学期,分两阶段进行临床能力训练,采用全科轮转与专科方向相结合的临床护理训练模式,总护理实践时间为18个月,在校学习期间,学生需以第一作者在统计源期刊发表1篇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含病例分析报告、文献综述等)。
5、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课程设置:以提高综合素质和临床技能为核心,通过理论授课、自学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水平;通过参加科研活动,提高研究能力;通过临床实践工作,提高临床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整个培养过程与专科护士培训要求相结合。
学分要求:课程总学分为34学分(其中实践环节10学分)。
6、专业实践
实践计划制定:入学三个月内,导师应与学生共同制定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训计划。
与要求:鼓励学生开展社会调研,参与科技竞赛、科研实践及科研创新等活动;培养申报各级科研课题或科研项目的能力,实践环节的考核工作要求在答辩前完成,临床实践能力训练主要培养研究生掌握与该专科方向有关的护理理论和技能、护理评估能力、临床分析和决策能力等。
7、考核与学位授予
考核方式:包括课程考核、临床实践考核、科研能力考核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能力水平。
学位论文要求:学生需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学位论文,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能够体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能力。
学位授予条件:学生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临床实践训练、科研工作和学位论文撰写等任务,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批准后,可授予护理硕士专业学位。
烟台大学护理研究生教育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护理人才,为医疗卫生事业输送优秀的护理教育和管理人才。
标签: 烟台大学 护理专业 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