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在职研哪个学校比较好考且容易毕业?

这是一个非常实际且普遍的问题,要回答“哪个学校在职研比较好考”,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一个名字,因为“好考”是相对的,取决于你的个人背景、目标专业、所在地区以及你选择的考试类型

在职研哪个学校比较好考且容易毕业?-图1

我们需要明确在职研主要有两种途径,它们的“好考”标准完全不同:

  1. 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需要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简称“统考”),难度最高,含金量也最高,毕业后同时获得硕士学位证毕业证(学历证)
  2. 同等学力申硕(单证):免试入学,先学习后考试,难度较低,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证,但没有毕业证。

下面我将从这两种途径,为你详细分析哪些学校“比较好考”。


非全日制研究生(统考,双证)

这类考试的难度和全日制研究生基本一致,竞争激烈,所谓“好考”,通常指以下几类学校:

地方性、非顶尖的“双一流”或省属重点大学

这类学校在本地有一定知名度,但在全国范围内并非最顶尖,因此报考热度相对较低,分数线可能更友好。

  • 特点
    • 地理位置优势:如果你在某个城市工作,可以考虑当地的高校,它们在本地认可度高,且招生名额通常较多。
    • 竞争压力小:相比北京、上海的名校,这些学校的报录比会低很多。
    • 分数线可能更低:国家线或学校自划线可能低于顶尖名校。
  • 举例(仅供参考,具体需查最新招生简章)
    • 华北地区:河北工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等。
    • 华东地区:安徽大学、福州大学、山东大学(部分校区/专业)、苏州大学等。
    • 华南地区:广西大学、海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等。
    • 西南地区:云南大学、贵州大学、四川农业大学等。

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管理类专业

很多传统的理工强校,其文科、艺术、法律、工商管理(MBA)等专业并非其王牌,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 特点
    • 学科优势不均衡:你用理工科的牌子去考文科,可能遇到的竞争对手不如文科院校那么“内卷”。
    • 招生名额多:这些专业往往是学校的“流量担当”,招生规模较大。
  • 举例
    • 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MBA、MPA(公共管理硕士)。
    • 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的一些非建筑、非工科的文科专业。

新晋“双一流”或学科评估结果一般的院校

这些学校刚刚入选“双一流”或学科实力不突出,正处于“向上发展”的阶段,为了吸引生源,可能会在招生政策上更灵活。

  • 特点
    • 求贤若渴:学校有提升自身实力的需求,对考生更友好。
    • 信息透明:招生简章和录取信息通常发布得比较及时。
  • 如何查找:关注教育部公布的“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以及学科评估结果中排名靠后的学校。

同等学力申硕(免试入学,单证)

这类途径的“好考”主要体现在入学门槛低考试科目相对简单

任何开设了同等学力申硕项目的学校都“好考”入学

只要你满足大专学历,就可以直接报名参加课程学习,无需考试,这是最大的优势。

考试科目少,难度固定

申硕考试只有两门:

  • 外语:绝大部分考生选择英语(二),难度介于大学英语四级和六级之间,有固定的词汇和题型要求,比考研英语一简单很多,还有学校可选日语、俄语等。
  • 学科综合:考察你所报考专业的综合知识,大部分学校的通过率也比较高。

哪些学校更适合申硕?

选择申硕学校时,主要看学费、上课方式、专业是否匹配,而不是“好不好考”,因为入学都很容易。

  • 知名综合性大学:这些学校品牌响亮,专业选择多,社会认可度高。
    • 中国人民大学:在法学、金融、新闻、企业管理等领域非常强势,是很多在职人士的首选。
    • 南开大学: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实力雄厚。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贸、金融、外语是其王牌。
  • 性价比高的地方院校:如果你的目标是拿一个硕士学位,对学校名气要求不高,选择本地的高校性价比更高,学费更低,上课也更方便。
    • 各省市师范大学:如首都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教育学、心理学专业实力强。
    • 各财经大学:如东北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部分项目)等,财经类专业是其强项。
  • 特殊类型院校
    •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科院的学术地位很高,尤其在人文社科领域,其同等学力申硕项目含金量很高。

如何判断一个学校是否“好考”?—— 四步定位法

无论你选择哪种途径,都可以用以下方法来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个好考的学校:

  1. 明确目标专业:你读研是为了转行、升职还是纯粹兴趣?这决定了你的专业方向,专业不同,竞争天差地别(MBA和计算机科学)。
  2. 评估自身实力
    • 学习能力:你的英语、数学基础如何?能否应对统考的难度?
    • 工作背景:有些MBA项目对工作年限和管理经验有要求,这既是门槛,也可能是“加分项”。
    • 时间精力:在职备考需要平衡工作、学习和生活,能投入多少时间?
  3. 锁定目标院校范围
    • 统考(双证):根据你的专业和实力,初步筛选出3-5所目标院校,可以去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研招网)查询这些学校近3年的招生简章、专业目录、报录比和复试分数线。
    • 申硕(单证):根据你的专业和地域偏好,选择几所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对比其学费、上课方式(周末班、网络班)和师资力量。
  4. 深度调研与匹配
    • 联系招生办:直接打电话给目标院校的招生办,询问具体的招生政策、往年录取情况等。
    • 找学长学姐:通过社交媒体、考研论坛等渠道,联系正在该校读研的学长学姐,获取最真实的信息。
    • 关注复试权重:有些学校初线不高,但复试刷人很厉害,总成绩计算中复试占比很高,这对于有丰富工作经验但笔试不占优势的在职考生可能不利。

总结与建议

途径 适合人群 “好考”的学校类型 核心优势 核心劣势
非全日制研究生(双证) 年轻、学习能力强、需要学历提升、考公/考编/落户需求 地方重点大学、理工科院校的文科/管理专业、新晋双一流 双证齐全,社会认可度最高,与全日制证书法律效力相同 难度最大,需要参加全国统考,竞争激烈,学费较高
同等学力申硕(单证) 学习基础一般、工作繁忙、主要为了提升知识水平和获得硕士学位、已有稳定学历 任何开设此项目的知名或地方院校 免试入学,难度较低,上课方式灵活(周末/网络),学费相对较低 只有学位证,没有毕业证,在某些场合(如考公务员、部分企业)认可度不如双证

最终建议:

  • 如果你追求高含金量,能接受挑战:首选非全日制研究生,优先考虑你所在城市或周边的地方性重点大学,它们的性价比和成功率通常更高。
  • 如果你只是想提升自己,拿个学位,或者学习基础较弱:选择同等学力申硕,直接去查你心仪专业领域的知名院校(如人大的法学、南开的管理学),它们的品牌效应和教学质量更有保障。

最重要的一点: “好考”的学校不一定最适合你,结合你的职业规划、经济状况和个人能力,做出最理性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