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级心理咨询师考试是中国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认证体系中的基础级别,旨在培养具备初步心理咨询能力的专业人才,该考试由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现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主导,依据《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设置,考核内容包括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理论知识,以及咨询技能、心理评估和伦理规范等实践能力,考生需通过笔试和实操考核,合格后获得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随着2017年国家取消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统一鉴定,考试转为由行业协会(如中国心理学会等)或授权机构组织,但三级认证仍作为行业入门的重要参考,为从业者奠定专业基础,并推动心理健康服务的规范化发展。

三级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是原人社部颁发的职业资格证书,2017年后调整为行业自律认证,考试由中国心理学会、中科院心理所等机构组织,仍被业内广泛认可。
报考条件(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学历/专业要求 | 工作经验要求 | 其他条件 |
---|---|---|
心理学/教育学/医学大专学历 | 无 | 需完成规定培训课时 |
其他专业本科学历 | 无 | 需完成规定培训课时 |
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毕业 | 1年以上相关工作经验 | 需完成规定培训课时 |
注:具体条件可能因省份或培训机构略有差异,建议咨询当地授权机构。
与形式
考试分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两部分,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
理论知识(满分100分,60分及格)
- 基础心理学(占比25%)
- 社会心理学(15%)
- 发展心理学(15%)
- 变态心理学(10%)
- 心理测量学(10%)
- 咨询心理学(15%)
- 职业道德(10%)
-
操作技能(满分100分,60分及格)
- 咨询技能(建立关系、评估诊断等)
- 案例分析(常见心理问题处理)
- 测量工具使用(如SDS、SAS等量表)
备考全流程指南
阶段1:报名准备(建议提前3-6个月)
- 选择授权培训机构(需核实机构资质)
- 提交身份证、学历证明等材料
- 完成不低于500标准学时的培训(含72小时面授)
阶段2:系统学习(建议3-4个月)
推荐教材及学习安排: | 学习模块 | 重点内容 | 建议时长 | |----------|----------|----------| | 理论基础 | 记忆心理学流派、概念 | 60小时 | | 诊断技能 | 掌握CCMD-3诊断标准 | 40小时 | | 咨询技术 | 练习倾听、共情等技巧 | 80小时 | | 伦理规范 | 熟悉保密原则等 | 20小时 |
阶段3:冲刺复习(考前1个月)
- 做5套以上真题(重点分析错误率>30%的题型)
- 参加模拟咨询演练(可组建学习小组)
- 制作思维导图梳理知识框架(如将发展心理学按年龄阶段分类)
考试技巧
-
案例分析题答题模板:
- 诊断依据(列出症状表现)
- 可能病因(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 咨询方案(短期目标+长期目标)
- 注意事项(如转介指征)
-
多选题答题策略:
- 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
- 保守选择(不确定时不选)
持证后发展建议
- 继续教育要求:每年需完成30学分继续教育
- 职业方向选择:
- 社区心理服务
- 企业EAP专员
- 学校心理辅导
- 进阶路径:可报考二级心理咨询师(需3年相关工作经验)
常见问题解答(FAQs)

Q1:非心理学专业考生如何高效备考? 建议采用"3+1学习法":
- 每天3小时分段学习(早1h理论+午1h做题+晚1h复习)
- 每周1次模拟咨询练习 可重点补充《普通心理学》《心理咨询入门》等基础读物。
Q2:考试通过率如何?有哪些易错点? 近年平均通过率约35-45%,高频失分点包括:
- 混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性障碍的区分标准
- 误用咨询技术(如对抑郁患者过早使用面质技术)
- 忽视伦理细节(如未说明保密例外情况)
小编有话说
考取心理咨询师不仅是获得证书,更是培养助人能力的过程,建议备考期间多观察生活案例,将理论转化为实践洞察力,优秀的咨询师需要持续学习和自我成长,考试只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如果您在备考中遇到具体困惑,欢迎留言交流。
版权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