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热学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热学
核心概念: 研究与热现象有关的物理学分支,本质是研究大量分子、原子的无规则运动(热运动)及其与能量(内能)的转换关系。

第一分支:基本概念
-
温度
- 定义: 物体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宏观体现,是物体冷热程度的量度。
- 微观本质: 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
- 温标:
- 摄氏温标 (t): 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为0℃,沸水为100℃。
- 热力学温标 (T): 开尔文,国际基本单位,T = t + 273.15 K,绝对零度 (0 K) 是理论上的最低温度。
-
内能
- 定义: 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
- 微观决定因素:
- 分子动能: 温度(主要)。
- 分子势能: 体积(对于固体、液体)。
- 宏观决定因素: 物体的温度、体积、物质的量(摩尔数)和物态。
- 特点: 是状态量,改变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
热量
- 定义: 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的量度。
- 本质: 内能的转移,而不是内能本身。
- 单位: 焦耳。
- 计算公式:
Q = cmΔt(吸热为正,放热为负)。
-
热传递
- 定义: 内能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
- 三种方式:
- 热传导: 依靠物质微粒(分子、原子、电子)的热运动来传递内能,固体中主要方式。
- 热对流: 依靠液体或气体中物质的宏观流动来传递内能,流体中主要方式。
- 热辐射: 电磁波形式直接传递能量,不需要介质,任何温度的物体都在进行。
第二分支:热力学定律
-
热力学第一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 物体与外界同时发生做功和热传递时,其内能的增量 (ΔU) 等于外界对它做的功 (W) 与它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Q) 之和。
- 数学表达式:
ΔU = Q + W - 符号规定:
Q > 0:物体吸热;Q < 0:物体放热。W > 0:外界对物体做功;W < 0:物体对外界做功。ΔU > 0:内能增加;ΔU < 0:内能减少。
- 应用实例:
- 气体等温膨胀:
ΔU = 0,Q = -W(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 - 气体绝热压缩:
Q = 0,ΔU = W(外界对气体做的功全部转化为内能)。
- 气体等温膨胀:
-
热力学第二定律
- 两种表述(等价):
- 克劳修斯表述: 热量不能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
- 开尔文-普朗克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吸收热量,使之完全变为有用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
- 微观意义: 自然界的一切自发过程总是沿着分子热运动的无序性(熵)增大的方向进行。
- 熵 (S): 描述系统无序程度的物理量,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述为:
ΔS ≥ 0(孤立系统中,熵永不减少)。
- 两种表述(等价):
-
热力学第三定律
- 热力学零度(绝对零度)不可能达到。
- 推论: 在绝对零度时,理想气体分子热运动停止,但量子力学表明,即使在绝对零度,也存在“零点能”。
第三分支:气体定律与理想气体
-
描述气体的三个状态参量
- 体积: 气体分子所能到达的空间,单位:m³, L。
- 压强: 气体作用在容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单位:Pa (帕斯卡)。
- 温度: 必须使用热力学温标 T。
-
理想气体模型
- 假设:
- 分子大小可忽略(质点)。
- 除碰撞瞬间外,分子间无相互作用力。
- 分子运动遵循牛顿力学,碰撞是弹性的。
- 特点: 理想气体没有分子势能,其内能仅由温度决定。
- 假设:
-
气体实验定律
- 玻意耳定律 (等温过程):
pV = C(质量m, 温度T不变) - 查理定律 (等容过程):
p/T = C(质量m, 体积V不变) - 盖-吕萨克定律 (等压过程):
V/T = C(质量m, 压强p不变)
- 玻意耳定律 (等温过程):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 公式:
pV = nRT - 变量说明:
p: 压强V: 体积n: 物质的量 (mol)R: 普适气体常量 (R ≈ 8.31 J/(mol·K))T: 热力学温度
- 变形:
pV = (m/M)RT(m为质量, M为摩尔质量)
- 公式:
第四分支:物态变化
-
六种物态变化
- 名称: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 吸热过程: 熔化、汽化、升华。
- 放热过程: 凝固、液化、凝华。
-
熔化与凝固
- 熔点/凝固点: 晶体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凝固时的温度。
- 特点: 晶体在熔化/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但需持续吸热/放热(用于破坏/形成晶体的空间点阵结构)。
-
汽化与液化
- 汽化方式:
- 蒸发: 在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汽化。
- 沸腾: 在特定温度(沸点)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
- 沸点: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沸点随外界压强的增大而升高。
- 液化: 气体变成液体的过程,方法是降低温度或压缩体积。
- 汽化方式:
-
升华与凝华
- 实例: 冰冻的衣服变干(升华),霜、雪的形成(凝华),灯泡变黑(钨蒸气凝华)。
-
饱和汽与饱和汽压
- 饱和汽: 与液体处于动态平衡的蒸汽。
- 饱和汽压: 饱和汽的压强,只与温度有关,与体积无关。
第五分支:能量转换与守恒
- 能量转换与守恒定律
-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 热机: 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其效率不可能达到100%(受热力学第二定律限制)。
- 制冷机: 将热量从低温物体转移到高温物体的装置,需要外界对系统做功。
第六分支:应用与实例
-
生活应用:
- 汽车发动机(热机)
- 空调、冰箱(制冷机)
- 内燃机工作循环(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 暖气片(热对流)
- 保温瓶(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的综合抑制)
-
科技前沿:
-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应用: 热机效率极限、制冷技术、信息熵。
- 低温物理: 超导现象、超流现象的研究。
- 气象学: 大气环流、云的形成与降水(物态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