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说唱马思维是什么?他的说唱风格为何独特?

“马思维”并不是指某个特定rapper的名字,而是中文说唱圈里一个非常流行且关键的术语,它指的是一种在说唱创作和表演中,追求极致技术、复杂逻辑和高级思维的创作风格和审美取向

说唱马思维是什么?他的说唱风格为何独特?-图1

当人们说一个rapper有“马思维”,或者一首歌是“马思维”时,通常是在称赞或描述其作品具有以下几个核心特点:


“马思维”的五大核心特征

技术流的极致追求

这是“马思维”最直观的体现,它不满足于简单的押韵和Flow,而是追求技术上的“炫技”和“精密”。

  • 复杂押韵: 不仅仅是单押、双押,而是大量运用三押、四押,甚至是五押、六押,韵脚的选择非常密集,且常常结合多音字、谐音梗,让听众在惊叹之余需要反复品味才能get到其中的巧妙。
  • 高级Flow: Flow的变化极其丰富,节奏感复杂,会运用切分音、变速、停顿、连音等技巧,让歌词的节奏与伴奏的beat形成精妙的互动,听起来层次感极强,极具听感上的冲击力。
  • 快速吐词: 很多“马思维”风格的rapper都拥有极快的语速,能够在保持高密度押韵和复杂Flow的同时,依然保证吐字的清晰度(即“嘴皮子功夫”)。

代表人物/作品:

  • 马思维: 作为这个概念的“代名词”,他本人的作品就是最佳诠释,The Storm》中,他展现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押韵技巧和Flow变化。
  • 福克斯: 他的歌词充满哲学思辨和复杂的逻辑结构,Flow也极具攻击性和变化性,是“马思维”风格的代表人物之一。
  • 小安迪: 以其高速、密集的押韵和“机关枪”式的Flow著称,是技术流rapper的典范。

逻辑与叙事的深度

“马思维”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技术为内容服务,它强调歌词的内在逻辑性和叙事能力。

  • 概念专辑/歌曲: 很多“马思维”的作品围绕一个核心概念展开,歌词之间环环相扣,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或思想体系。
  • 严密的结构: 歌词的起承转合非常讲究,段落之间有很强的逻辑联系,而不是简单的情绪堆砌。
  • 叙事能力: 能够用非常精炼和有节奏感的语言,讲述一个复杂的故事或描绘一个生动的场景。

代表人物/作品:

  • GAI周延: 他的歌词常常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叙事宏大,逻辑线清晰,沧海一声笑》。
  • 艾热AIR: 他的作品常常带有叙事性,歌词流畅且富有诗意,逻辑自洽。

词汇的广度与深度

为了支撑复杂的押韵和深刻的主题,“马思维”风格的rapper通常拥有庞大的词汇量。

  • 词汇量惊人: 他们能熟练运用各种书面语、成语、典故,甚至是一些生僻词,来丰富歌词的内涵和表现力。
  • 意象的构建: 通过精准的词汇选择,构建出独特的意象和画面感,让听众产生联想。

代表人物/作品:

  • BrAnTB白景: 他的歌词文学性很强,用词考究,常常营造出一种朦胧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哲学思辨与社会观察

这是“马思维”区别于纯粹炫技的关键,它要求rapper不仅“会说”,更要“会想”。

  • 探讨深刻主题: 歌词内容常常涉及人生、社会、人性、哲学等宏大命题,引发听众的深度思考。
  • 独特的观点: 不满足于跟风或喊口号,而是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批判性思维。
  • 个人化的表达: 将深刻的思考与个人经历相结合,形成具有辨识度的个人风格。

代表人物/作品:

  • 谢帝谢帝: 他的歌词充满了对社会现象的辛辣讽刺和真实观察,逻辑清晰,态度鲜明。
  • AR刘夫阳: 他的歌词以逻辑严密和观点犀利著称,常常能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

“意识流”与“意识倒流”

这是“马思维”中一个非常高级的技巧,也是中文说唱的一大特色。

  • 意识流: 指歌词的思路不是线性的,而是像意识一样自由流淌,从一个点联想到另一个点,看似跳跃,但内在有某种逻辑或情绪上的联系。
  • 意识倒流: 更进一步,指歌词的叙事或逻辑是“倒着”来的,可能先说结果,再解释原因;或者用倒叙、插叙的手法,打破常规的叙事结构,需要听众仔细梳理才能理解其中的奥妙,这种技巧极大地增加了歌词的解构乐趣和深度。

代表人物/作品:

  • 马思维: 在他的很多作品中都能看到这种“意识倒流”的尝试,让歌词的解构过程本身就成为一种享受。
  • 小安迪: 他的歌词也常常充满跳跃性的思维,需要反复聆听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联系。

“马思维”的意义与争议

积极意义:

  • 推动了中文说唱的技术革命: “马思维”的出现,极大地提升了中文说唱的技术门槛和艺术水准,证明了中文同样可以玩出复杂精巧的韵脚和节奏。
  • 丰富了说唱的内涵: 它将说唱从单纯的“炫酷”和“发泄”提升到了可以承载哲学思辨和复杂叙事的艺术形式。
  • 培养了更成熟的听众: 这种风格要求听众主动去思考、去解构,培养了一批更具欣赏能力的核心听众。

争议与批评:

  • “炫技”大于“表达”: 最常见的批评是,有些rapper过分追求技术,导致歌词变得晦涩难懂,为了押韵而押韵,情感表达反而被削弱,变成了“技术秀”。
  • 脱离大众: 过于复杂的逻辑和词汇,使得作品与普通听众产生距离感,不够“接地气”,传唱度较低。
  • “学院派”的标签: 有时会被贴上“学院派”或“书呆子”的标签,被认为缺乏街头音乐应有的原始力量和真实感。

“马思维”不是一种单一的风格,而是一种追求“技术、逻辑、思想”三位一体的创作哲学。 它是中文说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代表着说唱音乐从“街头”走向“多元”,从“简单”走向“复杂”的一个重要方向。

它就像说唱界的“高数”,虽然门槛高,但一旦掌握,就能创造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它和更偏向旋律、情感和叙事的“旋律说唱”或“故事说唱”共同构成了中文说唱丰富多彩的生态,你喜欢哪种风格,取决于你更看重说唱的哪个维度——是情感的共鸣,还是智识的快感。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