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以"全人教育"为核心理念,构建了"基础+拓展+探究"三级课程体系,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在课程设置上,学校推行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开发了30余门跨学科融合课程,并设立科技创新、艺术审美、体育健康、社会实践四大特色课程群,其中STEM课程采用项目式学习,与中科院等机构合作建立10个创新实验室;艺术课程引入非遗传承项目,开设陶艺、民乐等传统文化课程;体育推行"1+N"模式,确保每位学生掌握1项终身运动技能,学校还独创"四季研学"实践课程,将课堂延伸至自然与社会场景,近三年已开发12条研学路线,覆盖90%以上学生,充分体现"做中学"的教育理念。

北中医附中最大的亮点在于其中医药特色课程,学校开设了中医基础理论、中药辨识、针灸推拿等选修课,并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实验室联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文化课方面,学校严格遵循国家课程标准,同时融入中医药文化元素,例如语文课加入《黄帝内经》选读,生物课结合中医养生知识,形成独特的跨学科教学模式。
师资力量与教学质量
学校教师团队由三部分组成:本校专职教师、北京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及三甲医院中医专家,专职教师中,特级教师占比15%,市级学科带头人8名,多数教师拥有硕士以上学历,2023年高考中,该校一本上线率达82%,中医特色班学生100%被985院校或中医药类重点大学录取。
校园环境与硬件设施
校区占地约4万平方米,拥有标准化实验室、中医药标本馆及智能温室药圃,图书馆藏书12万册,其中中医古籍专区收藏了明清时期的珍贵医书影印本,学生宿舍为4人间,配备独立卫浴和自习室,食堂提供药膳窗口,由营养师根据节气调配食谱。
学生活动与升学路径
除常规社团外,学校设有“岐黄社”“本草社”等特色社团,定期组织学生赴同仁堂、广安门医院研学,毕业生除通过高考升学外,还可通过“中医药英才计划”获得北京中医药大学自主招生加分,近三年平均30名学生通过该渠道进入中医药高校。
北中医附中适合对传统文化感兴趣、希望在中医药领域深耕的学生,如果追求国际化教育或纯理科路径,可能需要权衡其特色课程的比重,学校管理严格,学风扎实,但课外活动灵活性略低于综合类重点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