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大脑与思维究竟是如何相互塑造的?

核心观点:大脑是思维的“硬件”,思维是大脑的“软件”与“运行过程”

没有大脑,思维就无从谈起,大脑为思维提供了物理基础;而思维是大脑这个复杂神经网络进行信息处理时涌现出的高级功能。

大脑与思维究竟是如何相互塑造的?-图1

下面我们来详细拆解这个关系。


第一部分:大脑——思维的物理基础(硬件)

大脑是一个由约860亿个神经元和数万亿个胶质细胞组成的超级生物计算机,它的结构和功能是思维的基石。

基本单位:神经元

  • 功能:神经元是大脑的信息传递单元,它们通过电信号(动作电位)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进行交流。
  • 连接:每个神经元都与成千上万个其他神经元形成连接,这些连接点叫做“突触”,大脑的突触数量可能比银河系的恒星还多。思维的本质,就是这些神经元网络中电信号的复杂活动模式。

关键脑区与功能

大脑的不同区域负责不同的思维功能,就像计算机的不同CPU模块处理不同任务一样。

  • 大脑皮层:这是最高级的思维中枢,负责我们所说的“高级认知功能”。

    • 前额叶皮层“CEO”,负责规划、决策、逻辑推理、问题解决、冲动控制和社交行为,损伤这里,人可能会失去计划能力和判断力。
    • 顶叶“导航与空间感中心”,处理空间信息、触觉感知,并与数学和逻辑能力相关。
    • 颞叶“记忆与语言中心”,负责长期记忆(尤其是情景记忆)和语言理解(通常是左侧)。
    • 枕叶“视觉处理中心”,位于大脑后部,专门处理眼睛接收到的视觉信息。
  • 边缘系统“情感与动机中心”,它位于大脑深处,是驱动我们行为的核心。

    • 杏仁核“恐惧与情绪反应的警报器”,它快速处理威胁,触发恐惧、愤怒等情绪,你的“直觉”或“第一反应”很大程度上由它驱动。
    • 海马体“记忆的转换站”,负责将短期记忆转化为长期记忆,没有海马体,我们无法形成新的记忆(如电影《记忆碎片》的主角)。
  • 小脑“运动协调与精细动作大师”,传统上认为它只管运动,但现在发现它也参与认知功能,如注意力、语言和某些类型的思维过程。

核心机制:神经可塑性

这是大脑最神奇的特性之一,也是学习和思维进步的生物学基础。

  • 定义:大脑的结构和功能可以根据经验和学习而发生改变,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突触)可以被加强或削弱。
  • “赫布定律” (Hebbian Theory):通俗地说就是“一起放电的神经元,连接会更紧密”,你反复练习或思考一件事,相关的神经通路就会被强化,下次再做这件事时就更容易、更高效。这就是“熟能生巧”和“习惯养成”的神经学原理。

第二部分:思维——大脑的涌现功能(软件与运行)

如果说大脑是硬件,思维”就是这台硬件上运行的、极其复杂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它不是某个特定脑区的功能,而是多个脑区协同工作的涌现现象

思维的构成要素

  • 感知:大脑通过感官接收外部信息(光、声、味等),并将其组织成有意义的知觉,这不仅仅是接收,更是主动的构建过程,你看到的“红色”是大脑对特定波长光的解读和赋予意义的结果。
  • 注意:大脑在海量信息中筛选出当前最重要的信息进行聚焦处理,注意力的分配直接影响我们的思维效率和决策质量。
  • 记忆:记忆不是像录像机一样回放过去,而是重构,每次回忆,大脑都会根据当前状态和已有知识,重新“组装”那段记忆,因此记忆可以被修改和影响。
  • 语言:语言是思维的载体和工具,它让我们能够进行抽象思考、逻辑推理和复杂的社会交流,语言能力也高度依赖特定脑区(如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
  • 情绪:情绪并非思维的干扰项,而是其核心组成部分,情绪为我们的思维提供了“颜色”和“动机”,杏仁核等情绪中枢会快速影响前额叶皮层的理性判断,帮助我们做出决策(看到蛇感到恐惧,促使你立刻逃跑,而不是先分析它的物种)。
  • 逻辑与推理:以前额叶皮层为核心,进行抽象思考、因果分析和问题解决。
  • 想象与创造力:这是最高级的思维形式之一,它依赖于大脑不同区域信息的重新组合与连接,比如将海马体的记忆、视觉皮层的图像和前额叶的规划能力结合起来,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新想法。

思维的运作方式

  • 并行分布式处理:与计算机的串行处理不同,大脑的思维过程是大规模并行的,一个问题同时被成千上万个神经元网络以不同方式处理,然后结果被整合,形成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这解释了为什么直觉(快速的、模糊的综合判断)和逻辑(慢速的、清晰的步骤分析)可以同时存在。
  • 联想网络:思维的核心是联想,一个概念(苹果”)会自动激活与之相关的其他概念(“水果”、“红色”、“牛顿”、“手机”),我们的思想就像在这些节点之间跳跃的火花,形成流动的思维链。
  • 具身认知:一个前沿的观点认为,思维并不仅仅发生在头脑里,它与我们的身体和感官体验紧密相连,握紧一个温暖的杯子会让你感觉更友好;在向上推的动作中思考,会让你对未来的想法更积极,身体的状态直接影响思维。

第三部分:两者之间的互动与影响

大脑和思维是动态、双向互动的关系。

  • 大脑塑造思维:你的基因、大脑结构、神经递质水平(如多巴胺、血清素)决定了你思维的基本倾向,多巴胺水平影响动机和奖励系统,血清素影响情绪稳定。
  • 思维塑造大脑:你的思维模式、学习内容、行为习惯反过来会通过神经可塑性改变你大脑的物理结构,长期冥想可以增厚与专注力和情绪控制相关的皮层;学习一门新语言可以扩大相应脑区的体积。你如何思考,决定了你大脑的样貌。

一个精妙的比喻

把大脑和思维的关系想象成一个巨大的、动态的交响乐团

  • 大脑是整个乐团,包括所有乐器(神经元)、乐谱(基因和经验)和指挥台(神经递质)。
  • 思维正在演奏的音乐——它是乐团所有乐器协同工作的涌现结果。
    • 感知是接收到的音符。
    • 注意是指挥家将目光聚焦于某个声部。
    • 记忆是乐团对乐谱的熟悉程度。
    • 情绪是音乐的基调(欢快、悲伤、激昂)。
    • 逻辑是严格按照乐谱演奏的部分。
    • 创造力是即兴演奏或对乐谱的全新诠释。

大脑与思维的关系是“一体两面”的。 我们无法脱离大脑来谈论思维,也无法理解大脑而不去探究其产生的思维,对这一关系的探索,不仅揭示了人类意识的奥秘,也为教育、心理健康、人工智能等领域提供了无限的启示,我们每个人,都是通过自己独一无二的大脑,在演奏着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思维乐章。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