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2023届研究生毕业典礼近日举行,千余名学子身着学位服在校园地标前拍摄毕业照,以影像铭刻学术生涯的高光时刻,镜头中,明德楼前的抛帽瞬间、百家廊下的经典合影,既展现了人大学子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也见证了他们在哲学社科、经济管理等领域的学术积淀,部分毕业生手持论文与导师合影,背景中藏书馆的玻璃幕墙折射出知识的光芒,凸显了"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育人理念,这些影像既是个人成长的里程碑,也承载着新时代青年将学术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集体记忆。

又到一年毕业季,中国人民大学的校园里,绿荫如盖,阳光透过梧桐叶洒下斑驳的光影,研究生们身着学位服,手持毕业证书,在镜头前留下珍贵的影像,毕业照不仅是青春的纪念,更是学术生涯的见证,如何拍出既有仪式感又彰显个性的毕业照?如何在镜头前展现人大研究生的独特气质?本文将为你一一解答。
人大校园:不可错过的经典取景地
中国人民大学拥有众多标志性建筑和景观,每一处都承载着独特的校园文化,选择合适的场景,能让毕业照更具纪念意义。
明德楼:学术精神的象征
明德楼群是人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其庄重大气的风格与研究生严谨求学的形象相得益彰,站在明德楼前的台阶上拍摄,既能突出建筑的恢弘,又能体现学术的厚重感,建议选择清晨或傍晚的光线,柔和的光影能为照片增添几分温暖。
图书馆:知识的殿堂
人大的图书馆是许多研究生日夜奋战的场所,在书架前捧一本书,或是在自习区的长桌前凝神思考,都能还原真实的学术生活,透过窗户的自然光洒在书页上,营造出静谧而专注的氛围。
世纪馆与田径场:活力与青春
如果希望照片更活泼,世纪馆和运动场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尝试抛起学位帽的经典动作,或是与同学一起奔跑、跳跃,捕捉动态的瞬间,运动场的绿色草坪与红色跑道形成鲜明对比,画面充满活力。
校园小路与林荫道:文艺与诗意
人大的林荫小道四季皆美,尤其是秋天的银杏叶和春天的樱花,漫步其中,或是倚靠一棵老树,都能拍出富有诗意的照片,自然光透过树叶形成的斑驳光影,能为照片增添层次感。
服装与道具:细节决定质感
学位服的正确穿戴
学位服是毕业照的核心元素,穿戴整齐才能体现仪式感,注意以下几点:
- 学位帽:帽穗应垂在右侧,拨穗后移至左侧,象征学有所成。
- 垂布:不同学科颜色不同,如文科粉色、理科灰色、工科黄色,确保垂布平整。
- 内搭:建议选择白衬衫或浅色上衣,避免过于花哨的图案。
个性化道具
除了学位服,可以准备一些道具让照片更生动:
- 书籍或论文:象征学术成果,尤其是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书籍。
- 鲜花或气球:增添色彩,适合女生或团体照。
- 手写板或标语:写上毕业感言或未来目标,让照片更有故事性。
拍摄技巧:自然与专业的平衡
光线与角度的选择
- 自然光优先:避免正午强光,早晨或黄昏的柔和光线更适合人像。
- 逆光拍摄:在夕阳下拍摄剪影,能营造浪漫氛围。
- 低角度仰拍:适合拍摄建筑与人的结合,突出场景的宏大。
表情与姿势
- 放松自然:避免僵硬的笑容,可以回想校园趣事,让表情更生动。
- 互动抓拍:与同学交谈、整理学位帽等动作,能捕捉到更真实的瞬间。
- 多人构图:团体照避免呆板排列,可以错落站立或围坐,增强画面层次。
后期调色与排版

毕业照的色调应以清新、温暖为主,避免过度滤镜,适当调整对比度和饱和度,让画面更通透,如果是多张照片拼图,建议统一色调风格,保持整体协调。
毕业照的意义:超越影像的回忆
毕业照不仅是个人成长的见证,也是同窗情谊的凝固,多年后翻阅这些照片,或许会想起图书馆的挑灯夜读,导师的谆谆教诲,或是与好友在操场畅谈未来的夜晚,每一张照片背后,都是一段独一无二的故事。
中国人民大学的研究生生涯,赋予了我们深厚的学术底蕴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毕业照是这段旅程的句点,也是新篇章的起点,愿每一位人大学子,在未来的道路上,始终带着母校的荣光与期许,勇敢前行。
举起相机,按下快门,让这一刻成为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