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商学院研究生教育致力于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商业领袖,学院以"厚德博学、经世济民"为办学理念,构建了涵盖工商管理、金融学、数字经济等领域的特色学科体系,通过"理论+实践"的双轮驱动培养模式,强化案例教学与企业实战的结合,师资队伍由知名学者和行业专家组成,拥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和20余个校企联合实践基地,与阿里巴巴、浙商银行等龙头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近年来,学生获国家级创新创业奖项30余项,毕业生就业率保持98%以上,60%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形成了"商业大数据分析"和"新零售管理"两大特色培养方向,学院还开设"商界精英大讲堂",定期邀请企业家导师授课,并推出"杭商海外名校计划",为学生提供国际化发展平台,持续为长三角经济发展输送高层次商业人才。

杭州商学院作为浙江省重点商科院校,凭借其深厚的学术积淀与鲜明的办学特色,在研究生教育领域形成了独特优势,学校以"商科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为定位,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商业人才,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量优秀管理者与行业精英。
学科建设与专业优势
杭州商学院研究生教育体系涵盖管理学、经济学、应用统计等多个学科门类,拥有工商管理(MBA)、会计硕士(MPAcc)、国际商务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工商管理学科入选浙江省一流学科建设项目,会计学专业通过国家级特色专业认证,形成"数字商务""智慧财务""跨境电商"三大特色方向。
-
课程体系创新
采用"核心模块+方向选修+实践拓展"三维课程结构,将大数据分析、区块链技术等前沿内容融入传统商科教学,MBA项目开设《数字经济与商业变革》系列课程,MPAcc专业设置《智能财务与RPA应用》实践模块,确保教学内容与企业实际需求同步。 -
师资力量配置
学校实施"双导师制",聘请阿里巴巴、物产中大等企业高管担任产业导师,与校内教授共同指导学生,现有研究生导师中,具有海外访学经历的占比62%,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5项,近三年在《管理世界》《会计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80余篇。
培养模式与特色项目
杭州商学院打破传统培养范式,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机制,2023年与浙江省商务厅共建"数字贸易研究院",为研究生提供参与政府智库项目的机会。
-
实战化教学体系
- 案例教学占比超40%,使用哈佛商学院案例库及本土企业真实案例
- 每学期组织商业模拟竞赛,如"浙商杯"创新创业大赛
- 要求所有研究生完成6个月企业实践,部分专业实行"1+1"校企联合培养
-
国际化培养路径
与法国雷恩商学院、澳大利亚科廷大学建立双学位项目,开设全英文授课班级,近三年选派137名研究生赴海外交流,引进《国际商务谈判》《跨文化管理》等双语课程12门。
科研创新与学术平台
学校投资建设商务大数据实验室、行为观察实验室等科研平台,支持研究生参与高水平研究,2022-2023学年,研究生以第一作者发表SCI/SSCI论文9篇,获浙江省"挑战杯"竞赛金奖2项。
-
重点研究领域
- 数字经济与商业模式创新
- 供应链金融与风险管理
- 民营企业国际化战略
-
学术交流机制
定期举办"商学前沿论坛",邀请长江学者、行业领袖开展讲座,研究生学术年会已连续举办11届,形成"导师工作坊""青年学者沙龙"等品牌活动。
就业竞争力与职业发展
根据2023年就业质量报告,杭州商学院研究生就业率达98.7%,平均起薪位列浙江省属高校前三,毕业生主要流向长三角地区金融机构、科技企业和政府部门,其中36%进入世界500强企业。
典型就业单位
- 金融机构:浙商银行、杭州联合银行
- 知名企业:海康威视、吉利控股
- 政府机构:浙江省自贸区管委会
学校职业发展中心提供"全程化"就业服务,包含职业测评、名企参访、高管面对面等活动,MBA校友会设立创业基金,累计支持27个校友创业项目。
报考指南与备考建议
杭州商学院研究生招生注重综合素质评价,实行"初试+复试"选拔机制,2024年计划招收全日制研究生285人,非全日制160人,推免生占比约20%。
-
关键时间节点
- 推免申请:每年9月
- 统考报名:10月5-25日
- 复试时间:次年3-4月
-
备考策略
- 管理类联考重点训练逻辑思维与案例分析能力
- 关注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动态
- 提前准备英文自我介绍与专业问题应答
杭州商学院研究生教育始终践行"明德笃学、经世致用"的校训精神,在数字经济浪潮下,学校正通过课程重构、平台升级和国际合作,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商科人才培养体系,选择这里,意味着获得知识、人脉与职业发展的三重赋能,为成为未来商业领袖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