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学校坐落于[区位优势描述,如经济发达地区、交通枢纽或文化名城],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区域资源,为师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与产学研合作机遇,学校创办于[建校年份],历经[发展阶段,如合并、升格等关键节点],逐步从[初期性质,如专科院校]发展为[当前性质,如综合性大学],在[具体时间段]期间,通过[重大举措,如学科调整、校区扩建],形成了以[特色学科]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区位优势与历史积淀深度融合,推动学校在[人才培养/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成为[地区或行业]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高等教育机构。(注:[]部分需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具体信息)
学校坐落于南宁市青秀区,毗邻民族大道,交通便利,作为南宁市教育局直属学校,二十六中在2003年被评为自治区示范性普通高中,标志着其办学水平获得官方认可,校园占地面积约90亩,分为初中部和高中部,实行分部管理,青秀区作为南宁市教育资源集中的区域,为学校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区环境。

硬件设施与校园环境
二十六中拥有符合现代教育标准的硬件配置:
- 教学楼配备多媒体教学系统,部分教室安装智慧黑板
- 实验楼设有物理、化学、生物标准化实验室
- 图书馆藏书12万余册,订阅报刊200余种
- 运动场地包括400米塑胶跑道、6个篮球场及室内体育馆
- 学生公寓为8人间,配备空调和独立卫生间
校园绿化率达35%,种植有南宁市特有的扁桃树和朱槿花,春季花季时形成特色景观,2019年投入使用的综合艺术楼设有音乐教室、舞蹈房及美术专用教室,为艺术特长生提供专业场地。
师资队伍与教学特色
学校现有教职工218人,其中高级教师占比42%,自治区级骨干教师15人,语文组和数学组被评为南宁市优秀教研组,物理教师团队在2021年全区实验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
课程设置方面形成三大特色:
- 分层走班教学:高中数学、英语科目实行A/B班分层教学
- 壮乡文化课程:开设壮族民歌、铜鼓艺术等选修课
- 科技创新项目:与广西大学合作开展机器人编程社团
近年高考成绩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一本上线率从2018年的23%提升至2022年的31%,理科重点班一本率达65%,初中部中考成绩连续五年保持全市前15名。
学生活动与社团文化
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年度固定活动包括:
- 三月三民族文化节(壮族特色活动展示)
- 十月科技创新周(学生科技成果展览)
- 十二月校园艺术节(文艺汇演+书画展)
现有注册社团27个,绿荫环保社"获评广西中学生优秀社团,"辩论协会"连续三年代表南宁市参加全区中学生辩论赛,学校管弦乐团在2020年广西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获得银奖。
食宿条件与管理特点
食堂采用明厨亮灶系统,提供套餐和特色窗口,日均消费约15-20元,宿舍管理实行"辅导员+学生自管会"双轨制,每晚10:30熄灯,校门配备人脸识别系统,走读生需电子请假条出入。

心理辅导中心配备3名专职教师,开设生涯规划课程,2021年成立的家长学校每学期举办4次家庭教育讲座,建立家校协同育人机制。
招生政策与学区范围
初中部实行地段生政策,主要接收滨湖路、金洲社区户籍学生,高中部招生分为:
- 指令性计划(占70%,最低控制线为B+)
- 指导性计划(占30%,可降低1个等第录取)
艺术特长生需参加专业测试,2022年录取分数线为:
- 音乐类:文化分B,专业前30名
- 美术类:文化分B,专业前40名
对于非南宁市区户籍考生,可通过指导性计划报考,但学费标准不同。
毕业生发展情况
根据校方跟踪数据,近五年毕业生主要去向为:
- 约40%进入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等区内高校
- 15%考取广东、湖南等地高校
- 5%选择出国留学,主要去向东盟国家
2021届毕业生黄同学(考入华中科技大学)反馈:"高中阶段的科技创新项目经历,为大学专业学习打下实践基础。"多位校友在医疗、教育领域表现突出,其中3人获评自治区级劳动模范。
南宁二十六中在保持传统教学优势的同时,正通过课程改革和特色项目建设提升办学品质,对于重视文化传承与个性发展的家庭而言,这所学校值得纳入升学考量,建议家长实地参观校园,参加开放日活动,亲身感受教学氛围后再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