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委托培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明确“委托培养”的定义

委托培养研究生,指的是由用人单位(如企业、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等)提供培养经费,委托高等学校或科研机构为其培养特定专业或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学生毕业后,必须回到委托单位工作。

哪个学校的研究生委托培养需要满足哪些条件?-图1

就是“单位出钱,学校育人,学生毕业后回单位效力”的一种合作模式。


当前“委托培养”的两种主要形式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传统的、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委托培养”模式已经逐渐淡出,与其概念最接近、最主流的形式是以下两种:

定向就业(最主要的形式)

这是目前国家政策框架下,与“委托培养”最接近且最规范的形式,它同样具有“入学前签订协议,毕业后必须去特定单位”的特点。

  • 操作流程

    1. 签订协议:考生在报考时,就与招生单位、用人单位(委托方)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
    2. 入学考试:考生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招生考试,达到报考院校的录取分数线。
    3. 档案关系:考生的档案、人事关系等不转入学校,而是保留在原单位或人才市场。
    4. 培养方式:在校期间,其培养经费可能由单位承担,也可能由学生本人承担,但关键在于毕业去向
    5. 毕业派遣:毕业后,学校不发放《就业报到证》,学生直接返回协议单位工作。
  • 常见委托方

    • 大型国有企业、知名民营企业:为了储备特定领域的高端人才,如华为、腾讯、国家电网、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等,会与顶尖高校合作,定向招聘和培养硕士、博士。
    • 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一些特殊岗位或政策性岗位,也会通过定向方式招录研究生。
    • 军工、涉密单位:出于保密和安全考虑,这些单位的研究生培养几乎全部采用定向方式。

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带有委托培养色彩)

非全日制研究生,特别是专业硕士,很多是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的,也常带有“委托培养”的性质。

  • 特点

    • 学习方式:主要在周末、节假日或集中授课,允许学生边工作边学习。
    • 培养目的:通常是单位为了提升在职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学历水平,而选派他们去学习。
    • 费用来源:培养费用通常由单位承担单位与员工共同承担,这是“委托培养”最典型的特征。
    • 毕业去向:学生毕业后,一般会回到原单位继续工作,实现个人能力与单位发展的双赢。
  • 常见领域

    • 工商管理硕士:很多大公司的中高层管理者会通过公司资助攻读MBA。
    • 公共管理硕士: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的干部会通过MPA提升管理能力。
    • 工程管理硕士:建筑、IT、制造等行业的工程师会攻读MEM来提升项目管理能力。

如何查询哪些学校有“委托培养”项目?

由于“委托培养”这个词已不常用,您需要通过以下途径来寻找相关信息:

  1. 关注目标院校的“研究生招生网”

    • 查看每年的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
    • 在招生简章中,会明确说明“定向就业”和“非全日制”的报考要求、培养方式和相关政策,这是最权威的信息来源。
  2. 直接联系目标院校的院系

    • 如果您对某个特定专业感兴趣,可以直接打电话或发邮件给该专业的招生负责人或教学管理办公室。
    • 直接询问:“请问贵校XX专业是否接受定向就业考生?是否与有合作的企业或单位有委托培养项目?”
  3. 关注大型企业的招聘信息

    许多知名企业(如国家电网、中石油、华为等)的校园招聘或专项招聘中,会明确列出“管培生计划”、“领军人才计划”等,这些计划通常就包含了与顶尖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环节,学生入职后,公司会安排其脱产或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

  4. 利用人脉网络

    • 如果您已经在某单位工作,可以咨询单位的人力资源部培训部门,很多大型企业都有完善的内部人才培养体系,包括与高校合作的学历提升项目。

特征 传统委托培养 现代定向就业 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企业委培)
核心关系 单位-学校-学生三方 单位-学校-学生三方 单位-学校-学生三方
培养经费 单位全额承担 单位或个人承担 单位或单位与个人共同承担
档案关系 不转入学校 不转入学校 一般不转入(在职性质)
毕业去向 必须回委托单位 必须回定向单位 通常回原单位
当前状态 逐渐被“定向就业”取代 主流且规范的形式 非常普遍的形式,尤其在专硕领域

现在您想找“研究生委托培养”,重点应该关注:

  • “定向就业”的招生项目。
  • 由企业资助的“非全日制专业硕士”项目。

建议您从心仪高校的官网和大型企业的招聘启事入手,这是获取此类信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