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永丰学校初中部作为海淀区优质教育资源辐射的典范,依托清华附中本部的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化培养,学校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构建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与特色课程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尤其在科技创新、艺术体育等领域形成特色,开设机器人、3D打印等校本课程,师资队伍由清华附中本部骨干教师与公开招聘的优秀教师组成,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超60%,硬件设施方面配备现代化实验室、图书馆及运动场馆,并依托清华大学的资源开展研学活动,近年来中考成绩稳居海淀区前列,70%以上学生升入示范性高中,同时通过社团活动与学科竞赛培养学生综合素养,是海淀北部新区具有竞争力的公办初中之一。

清华附中永丰学校作为海淀区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备受家长关注,其初中部依托清华附中本部的教育理念和师资力量,逐渐成为区域内热门选择,本文将从办学背景、师资力量、课程特色、学生发展等维度,客观分析该校初中部的实际情况,为家长提供参考。
办学背景与教育理念
清华附中永丰学校成立于2015年,由海淀区教委与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联合创办,属公办完全中学,初中部秉承清华附中“为未来领袖人才奠基”的育人目标,强调“全面发展+个性成长”的教育模式,学校地处中关村科学城北区,周边高新技术企业密集,注重科技创新与人文素养的融合。
与普通公立初中相比,该校最大优势在于共享清华附中本部的部分资源,包括课程体系、教师培训、学术活动等,但独立性较强,并非分校模式。
师资力量与教学管理
师资是家长关注的核心,永丰初中部教师团队由三部分组成:
- 清华附中本部派驻教师:占比约20%,多为学科骨干,负责教研指导和部分班级教学;
- 海淀区公开招聘教师:占比60%,学历以硕士为主,部分教师有市级以上教学奖项;
- 青年教师:通过清华附中“青蓝计划”培养,教学风格更活泼。
学校实行小班化教学,每班约35人,课堂互动性强,据家长反馈,教师对作业批改和个性化辅导较为细致,尤其在数学、英语学科上抓得较紧。
课程体系与特色项目
课程设置体现“基础+拓展”双轨制:
- 国家课程:严格按海淀区进度教学,教材与本部同步;
- 校本课程:开设“清华基因”特色课,如《科技创新思维》《人文阅读与写作》;
- 选修课:涵盖机器人、3D打印、戏剧等30余门,学生需至少选修2门/学期。
特色项目值得关注:
- 科技创新班:与清华实验室合作,每年选拔20名学生参与课题研究;
- 英语强化项目:外教每周4课时,采用CLIL教学法(内容与语言整合学习);
- 体育特长培养:冰雪运动、篮球为优势项目,有专业教练团队。
学生发展与升学情况
初中部毕业生主要通过以下途径升学:
- 校额到校:享受海淀区优质高中分配名额,2023年获得清华附中、十一学校等校额指标共38个;
- 统招:近年约15%学生考入六小强高中;
- 特长升学:艺术、科技特长生比例约10%。

非学术领域表现同样亮眼:
- 2022年海淀区中小学生科技竞赛获奖人数位列公立初中前五;
- 辩论社、模拟联合国等社团在市级比赛中多次斩获佳绩。
校园环境与生活配套
学校占地65亩,硬件设施在海淀北部属一流水平:
- 智慧教室:全部配备86寸交互屏和空气净化系统;
- 实验室:建有独立的理化生创新实验室;
- 运动场馆:室内体育馆、标准田径场、真冰场(与周边社区共享);
- 餐饮:食堂由清华餐饮集团运营,提供营养套餐和清真窗口。
走读与住宿均可选择,住宿生占比约10%,管理较严格,晚自习有教师值班辅导。
家长评价与注意事项
通过调研近百位在校生家长,正面评价集中在:
- 学习氛围浓厚,同伴带动效应明显;
- 教师责任心强,家校沟通顺畅;
- 科技类资源远超普通公立初中。
部分家长提到需注意:
- 作业量随年级递增,初二后每晚平均需2-3小时完成;
- 课外活动虽丰富,但需自主争取机会,性格内向学生可能参与度较低。
招生政策与建议
该校划片范围主要覆盖永丰屯、屯佃村等地区,同时接收部分跨区调剂生,2023年招生计划为6个班,其中2个为科技特长班,非京籍学生需满足海淀区“四证”要求。
对意向家庭的建议:
- 关注每年4月的校园开放日,实地考察教学环境;
- 科技特长生需提前准备竞赛证书或项目作品;
- 英语基础较弱的学生建议入学前强化听说能力。
清华附中永丰初中部适合重视综合素质、尤其对科技创新感兴趣的学生,其优势在于依托名校资源的成长空间,但同样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教育选择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匹配孩子的性格与家庭的教育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