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基本条件 (所有考生必须满足)
- 
国籍要求:  - 必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 
职业道德: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热爱医疗卫生事业,恪守职业道德。 
- 
身体健康: 身体状况符合申请医师资格考试的实践技能考试和医学综合考试的各项要求。 
- 
专业要求: - 专业必须是“预防医学类”,常见的本科专业包括:预防医学、妇幼保健医学、营养学、卫生监督、全球健康学等,具体专业目录可参考国家医学考试中心发布的最新文件。
 
学历与工作要求 (根据不同学历层次划分)
这是报名条件中最关键的部分,主要分为“学历+试用期”和“师承/确有专长”两种途径。
学历教育途径 (绝大多数考生选择)
专科学历
- 学历要求:临床医学类、公共卫生类专科学历。
- 工作要求: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在公共卫生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
- 注意:专科学历的考生通常需要先考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证,并完成规定年限的工作后,才能报考执业医师。
本科及以上学历
- 学历要求:临床医学类、公共卫生类本科及以上学历。
- 工作要求: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 说明:这是最常见的报考途径,应届毕业生在毕业前一年,需要找到有资质的机构(如疾控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院公卫科等)进行为期一年的试用期,并在报名时提供《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
研究生学历
- 学历要求:临床医学、公共卫生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 工作要求:具有医学专业学历,并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
- 说明:对于已经获得硕士或博士学位的考生,同样需要一年的试用期才能报考。
师承/确有专长途径 (针对传统医学或无学历人员)
这个途径与公共卫生专业关联度较低,但为了完整性,在此列出。
- 要求:以师承方式学习传统医学满三年,或者经多年实践医术确有专长,经县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定的传统医学专业组织或医疗、预防、保健机构考核合格并推荐。
- 注意:此途径主要针对中医(民族医)等传统医学,公共卫生专业考生基本不适用。
试用期具体要求
对于需要“试用期”的考生,以下几点至关重要:
- 
试用期机构:必须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内完成,常见的有效机构包括: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 妇幼保健院/所
- 医院的预防保健科、公卫科、感染科等科室
- 卫生监督所
- 职业病防治院
- 乡镇卫生院
- 其他有资质的公共卫生相关机构。
 
- 
试用期证明: - 需要由试用期所在的机构出具《医师资格考试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
- 该证明需要机构盖章,并且通常需要带教医师签字。
- 报名时需要上传此证明的扫描件。
 
- 
执业助理医师报考执业医师: - 如果是已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考生,报名执业医师时,需要在执业助理医师注册所在机构的执业地点继续执业,并提交连续工作满两年的证明。
- 不能随意更换机构,否则工作年限可能不被认可。
 
不得报考的情形 (以下情况禁止报名)
根据《医师法》和相关规定,以下人员不得参加医师资格考试:
- 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 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 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 参加医师资格考试**有作弊行为,已取消考试资格不满二年**的。
- 试用期考核不合格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机构的工作人员。
- 省级以上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总结与建议
| 学历层次 | 工作要求 | 关键点 | 
|---|---|---|
| 专科 | 取得助理医师证后,在公卫机构工作满2年 | 需先考助理医师 | 
| 本科及以上 | 在公卫机构试用满1年 | 最常见路径,需提供试用期证明 | 
| 硕士/博士 | 在公卫机构试用满1年 | 同样需要一年试用期 | 
给您的建议:
- 核对专业:首先确认自己的大学专业是否属于“预防医学类”或“临床医学类”,这是准入门槛。
- 准备实习/工作:如果你是本科生或研究生,务必提前规划好一年的实习或工作单位,并确保该单位有资格出具《试用期考核合格证明》。
- 关注官方通知:每年的报名政策可能会有微调,请务必在报名季(通常是每年1-2月份)密切关注国家医学考试网和所在地省级卫生健康委员会/医学考试中心发布的官方通知,以获取最准确、最新的信息。
- 提前准备材料:提前准备好身份证、毕业证、学位证、学历认证报告(学信网)、试用期证明等材料的电子版和纸质版,以免报名时手忙脚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