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思维导图英语阅读课,提分效果真的这么神?

将思维导图应用于英语阅读课,是一种非常高效且能激发学生主动性的教学方法,它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结构、记忆关键信息,还能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考能力。

思维导图英语阅读课,提分效果真的这么神?-图1

下面我将为你提供一份详细的、可操作的 “思维导图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方案,包含核心理念、教学步骤、不同文体的模板以及一个具体的课堂案例。


核心理念:为什么思维导图在英语阅读中如此有效?

  1. 结构化信息: 英语文章(尤其是学术和说明文)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如总-分-总、因果、对比等),思维导图能将这种视觉化,让学生一眼看懂文章的“骨架”。
  2. 激发联想与记忆: 思维导图的放射状结构模仿了大脑神经元的工作方式,能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信息不再是孤立的点,而是一个相互关联的网络,从而加深记忆。
  3. 提升阅读专注力: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需要不断思考“这句话属于哪个主题?”“核心观点是什么?”,这促使他们从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主动加工信息。
  4. 培养高级思维: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本身就是分析、归纳、总结和评价的过程,学生需要区分主次信息,提炼关键词,并用自己的语言重组信息,这正是高阶思维能力的体现。

教学步骤:一堂完整的思维导图英语阅读课

一堂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读前、读中、读后

读前 - 激活背景,构建框架

目标: 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知识,预测文章内容,为阅读做好心理和知识准备。

活动:

  1. 确定中心主题: 展示文章标题、图片或关键词,让学生一起讨论,确定思维导图的中心图,文章标题是 "The Benefits of Daily Exercise",中心图就是 "Daily Exercise"。
  2. 头脑风暴,构建一级分支: 引导学生根据中心主题进行头脑风暴,预测文章可能会从哪些方面来写,这些预测将成为思维导图的“主干”。
    • 教师提问: "When you see 'The Benefits of Daily Exercise', what words or ideas come to your mind?"
    • 学生可能的回答: Health, Mood, Energy, Disease, Longevity...
    • 教师将这些词作为一级分支记录在白板或思维导图软件上。

读中 - 边读边思,填充细节

目标: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阅读,将文章信息与导图结构对应起来,并填充细节。

活动:

  1. 速读与略读: 学生先快速浏览文章,寻找与一级分支匹配的信息,验证自己的预测。
  2. 精读与标注: 学生进行第二次阅读,这次要放慢速度,当他们读到与某个一级分支相关的内容时,需要:
    • 提炼关键词/短语: 不要抄写整个句子,只抓取核心名词、动词。
    • 确定层级关系: 思考这段信息是支持哪个一级分支的?它本身是否可以再细分(成为二级或三级分支)?
    • 使用符号和颜色: 鼓励学生使用简单的符号(如✓表示事实,❓表示疑问,⚠️表示重要观点)和不同颜色来标记不同分支,使导图更清晰。
  3. 教师巡视指导: 在学生阅读和绘制过程中,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帮助他们提炼信息、理清逻辑。

读后 - 复盘总结,深化理解

目标: 完善思维导图,并基于导图进行讨论、复述和产出活动,检验和深化理解。

活动:

  1. 小组合作与完善: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享各自的思维导图,互相补充、修正,形成一个更完整、更准确的版本。
  2. 全班分享与讨论: 每个小组派代表展示他们的思维导图,并讲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可以引导全班进行讨论,提问:
    • "Which benefit do you think is the most important? Why?"
    • "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Health' and 'Mental Health' in the map?"
  3. 基于导图的产出活动:
    • 复述: 看着思维导图,用自己的话复述文章大意。
    • 根据思维导图,写一篇简短的文章摘要。
    • 讨论/辩论: 围绕导图中的某个分支展开深入讨论或辩论。
    • 角色扮演: 假设自己是文章作者,向“编辑”(其他同学)展示并解释自己的思维导图。

不同文体的思维导图模板示例

说明文/科普文

这类文章结构清晰,非常适合用思维导图。

  • 中心主题: 文章主题 (e.g., Photosynthesis)
  • 一级分支: 主要方面 (e.g., Definition, Process, Importance, Factors)
  • 二级分支: 具体细节 (e.g., Process -> Step 1: Light Absorption, Step 2: Chemical Reaction, Step 3: Glucose Production)
  • 三级分支: 更细的信息或例子 (e.g., Light Absorption -> Chlorophyll, Sunlight)

记叙文/故事

这类文章关注情节、人物和情感。

  • 中心主题: 故事标题 (e.g., The Lottery)
  • 一级分支: 故事要素 (e.g., Characters, Setting, Plot, Theme/Feeling)
  • 二级分支: 具体内容 (e.g., Plot -> Exposition, Rising Action, Climax, Falling Action, Resolution)
  • 三级分支: 关键事件、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等。

议论文/观点文

这类文章关注论点、论据和逻辑关系。

  • 中心主题: 文章论点 (e.g., Should Students Have Homework?)
  • 一级分支: 观点 (e.g., Arguments FOR, Arguments AGAINST, Author's Opinion)
  • 二级分支: 分论点/主要理由 (e.g., Arguments FOR -> Reinforces Learning, Develops Responsibility)
  • 三级分支: 论据/例子 (e.g., Reinforces Learning -> Review of class material, Practice problems)

课堂案例:以一篇关于“人工智能”的短文为例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Friend or Foe?

教学对象: 中级英语学习者

教学步骤:

  1. 读前 (5分钟):

    • 中心主题: AI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头脑风暴: 老师在白板上写下 "AI",让学生说出想到的词,学生可能会说: robots, smart phones, jobs, future, movies (like Terminator), ChatGPT...
    • 构建一级分支: 老师将学生的回答归类,形成几个一级分支,如: Everyday Life, Job Market, Future Concerns, Benefits
  2. 读中 (15分钟):

    • 学生开始阅读文章。
    • 教师指导: "As you read, put the information you find under the correct branch on your mind map. For example, if the article talks about AI in your phone's camera, you can add it under 'Everyday Life'."
    •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断填充导图,在 "Job Market" 分支下,他们可能会提炼出两个二级分支: Creates New Jobs (e.g., AI engineer) 和 Replaces Old Jobs (e.g., factory worker)。
  3. 读后 (20分钟):

    • 小组讨论 (5分钟): 小组成员比较各自的导图,讨论不同之处,达成共识。
    • 全班分享 (10分钟): 一个小组上台展示他们的思维导图,并讲解:"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AI helps us in our daily lives through things like voice assistants. However, it also worries us because it might take some people's jobs."
    • 产出活动 (5分钟): 教师提问:"Based on your mind map, what is your personal opinion on AI? Is it more of a friend or a foe? Give a reason." 学生可以举手回答,或进行简短的 "Think-Pair-Share" 活动。

通过这样一堂课,学生不仅理解了文章内容,还学会了如何用一种结构化的工具来分析和处理信息,这将对他们的长期英语学习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大有裨益。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