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2025会计科目思维导图更新了吗?最新版怎么用?

下面我将为您提供一个完整的会计科目思维导图框架,并附上详细的文字说明和常见科目示例,您可以根据这个框架,使用XMind、MindNode、MindMaster等软件轻松制作出可视化的思维导图。

2025会计科目思维导图更新了吗?最新版怎么用?-图1


会计科目思维导图 (核心框架)

中心主题:会计科目

  • 一级分支 (五大类):
    1. 资产
    2. 负债
    3. 所有者权益
    4. 成本
    5. 损益

详细分支说明与常见科目示例

资产

  • 核心定义: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
  • 思维导图分支:
    • 流动资产 (预计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 货币资金
        • 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 其他货币资金 (如:外埠存款、银行汇票存款)
      • 交易性金融资产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应收及预付款项
        • 应收票据
        • 应收账款
        • 预付账款
        • 其他应收款
      • 存货
        • 原材料
        • 库存商品
        • 在产品
        • 周转材料 (如:包装物、低值易耗品)
    • 非流动资产 (预计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变现或耗用的资产)
      • 债权投资
      • 其他债权投资
      • 长期股权投资
      • 投资性房地产 (用于出租或增值后转让的土地和房屋)
      • 固定资产
        • 固定资产 (原值)
        • 累计折旧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 固定资产清理
      • 无形资产
        • 无形资产 (原值)
        • 累计摊销
        • 无形资产减值准备
      • 长期待摊费用

负债

  • 核心定义: 企业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
  • 思维导图分支:
    • 流动负债 (预计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 短期借款
      • 应付及预收款项
        • 应付票据
        • 应付账款
        • 预收账款
        • 合同负债 (新收入准则下,取代“预收账款”的部分功能)
        • 应付职工薪酬
        • 应交税费 (如: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
        • 应付利息
        • 其他应付款
      • 合同负债
    • 非流动负债 (预计在一年或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 长期借款
      • 应付债券
      • 长期应付款
      • 预计负债 (如:未决诉讼、产品质量保证等)

所有者权益

  • 核心定义: 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即:所有者权益 = 资产 - 负债
  • 思维导图分支:
    • 实收资本 (或股本) (投资者投入的资本)
    • 资本公积 (如:股本溢价、其他资本公积)
    • 其他综合收益 (不属于当期损益但所有者权益变动的项目,如:其他权益工具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 盈余公积 (从净利润中提取的积累资金)
      • 法定盈余公积
      • 任意盈余公积
    • 未分配利润 (企业留待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弥补的亏损)

成本

  • 核心定义: 在制造业或特定项目中,归集的、对象化的生产费用,这部分科目在期末会根据完工情况转入“资产”或“损益”。
  • 思维导图分支:
    • 生产成本 (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成本)
      • 基本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
    • 制造费用 (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 劳务成本 (对外提供劳务发生的成本)
    • 研发支出 (企业进行研究与开发无形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支出)

损益

  • 核心定义: 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分为收入和费用两大类,期末结转后,余额为零。
  • 思维导图分支:
    • 收入类 (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如:材料销售、固定资产出租、无形资产使用权转让等)
      • 投资收益
      •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 资产处置损益
    • 费用类 (在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
      • 成本费用
        • 主营业务成本
        • 其他业务成本
        • 税金及附加 (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
      • 期间费用 (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产品成本的费用)
        • 销售费用 (如:广告费、销售部门人员工资)
        • 管理费用 (如:行政人员工资、办公费、业务招待费)
        • 研发费用 (新准则下,将“管理费用”中的研发部分独立出来)
        • 财务费用 (如:利息支出、手续费)
      • 资产减值损失 (如:坏账损失、存货跌价准备、固定资产减值损失)
      • 所得税费用

如何利用这个思维导图?

  1. 理解结构: 首先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成本、损益”这五大类的核心定义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会计恒等式: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
  2. 熟悉子类: 在每一大类下,理解“流动”与“非流动”、“收入”与“费用”等二级分支的划分标准。
  3. 记忆具体科目: 将常用科目填充到三级分支中,理解每个科目的核算内容。
  4. 联系实务: 在学习具体业务时(如:销售商品、购买原材料、计提工资),思考这笔业务会影响哪些会计科目,是增加还是减少,属于哪一类,这能帮助你将抽象的科目与实际业务联系起来。
  5. 动态更新: 会计准则会更新,新的科目可能会出现,你可以将这个思维导图作为模板,随时进行补充和修正。

希望这个详细的框架能帮助你构建起一个清晰、完整的会计科目知识体系!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