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非常实际的问题,也是很多法学生考研时最关心的问题之一,要回答“哪个大学好考”,我们不能简单地说一个名字,而需要从“好考”的定义出发,结合个人情况来分析。

“好考”通常意味着以下一个或多个特点:
- 分数线相对较低:国家线或学校自划线比同层次院校低。
- 报录比较高:招生人数多,报考人数相对较少。
- 专业课难度适中:不追求偏、难、怪,考察基础知识点。
- 地理位置或学校名气稍逊一筹:导致竞争不如顶尖激烈。
下面我将从不同梯队和类型,为你分析一些相对“好考”的法学院,并给出选择建议。
第一梯队:顶尖名校(“五院四系”中的顶尖及其他985)
这类学校名气大、资源好,但竞争也异常激烈,通常不认为是“好考”的,但为了全面性,我们先列出:
- “五院”中的顶尖:中国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虽然政法类院校是法学重镇,但法大是法学界的“黄埔军校”,分数线奇高;西政虽然招生人数多,但因其声誉和庞大的校友网络,报考人数也极多,竞争非常激烈。
- “四系”中的顶尖: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这些学校的法学院历史悠久,实力雄厚,是无数法学生的梦想,但分数线和报录比都堪称“地狱模式”。
- 其他顶尖985: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这些学校综合实力强,法学院发展迅猛,分数线同样非常高。
除非你实力超群,否则不建议将第一梯队的顶尖名校作为“求稳”的选择。
第二梯队:实力强劲但竞争稍缓的“五院四系”及特色211
这是性价比最高、也是“好考”选择最集中的区域,它们法学实力雄厚,但因为学校名气、地理位置或专业特色,竞争压力小于第一梯队。
“五院”中相对“好考”的选择
-
华东政法大学
- 优势:地处上海,区位优势明显,法学实力极强(A-学科),在华东地区认可度非常高,招生规模大,很多专业都有大量名额。
- “好考”原因:相比法大和西政,其全国性声誉稍弱,且地处上海生活成本高,在一定程度上筛选掉了一部分考生,对于想在上海及周边地区发展的同学,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 注意:热门专业(如知产、民商、经济法)竞争依然激烈,但相比前述顶尖院校,机会更大。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优势:位于武汉,是“211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法学和经济学结合是其特色,实力雄厚(A-学科),财经类法律(如金融法、财税法)是其王牌,就业非常好。
- “好考”原因:作为“211”和“双一流”,其吸引力不如顶尖985,但法学实力非常强,形成了一种“高性价比”的定位,招生人数也较多。
-
西北政法大学
- 优势:位于西安,是“五院”之一,法学底蕴深厚,在西北、西南地区认可度极高。
- “好考”原因:地理位置相对不占优势,导致报考人数远少于东部的法大、华政和西政,对于想扎根西部或追求“五院”名头但希望降低风险的同学,是非常好的选择,分数线往往是“五院”中最低的之一。
“四系”中相对“好考”的选择
-
山东大学
- 优势:“985工程”、“双一流”高校,综合实力强,法学院历史悠久,在北方有很强的影响力。
- “好考”原因:相比于同级别的武大、吉大,其法学声望和综合排名稍弱,导致竞争压力小一些,作为985,学历含金量高,是“名校情结”和“求稳”的不错结合。
-
四川大学
- 优势:“985工程”、“双一流”高校,地处成都,法学院发展迅速,规模较大。
- “好考”原因:作为综合性大学,其法学院并非全校最顶尖的学院(华西医学院等更出名),因此法学专业的竞争压力相对其综合排名来说是“划算”的。
特色211院校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优势:地处北京,“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国际法、经济法是其王牌,专业实力顶尖,在北京的法律圈,贸大法学院的认可度非常高。
- “好考”原因:虽然是211,但其综合排名不如顶尖985,且专业性强,导致其整体竞争压力小于清华、人大等,如果你的目标是从事涉外、经济贸易类法律业务,贸大是绝佳选择,且相比同级别的其他院校,考取难度稍低。
-
上海财经大学
- 优势:地处上海,“211工程”和“双一流”高校。财经类法律实力突出,金融法、经济法等方向就业极好。
- “好考”原因:和贸大类似,其强项在于财经法,综合性法学实力不如“五院”或传统“四系”,对于想在上海从事金融、证券法律工作的同学,上财是性价比极高的选择。
第三梯队:地方性重点大学或“双非”院校
如果你的首要目标是“上岸”,对学校名气和综合排名要求不高,那么可以考虑这个梯队的学校。
- 选择标准:
- 本省认可度高:如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辽宁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大学是“双一流”)、湖南师范大学等,在本省及周边地区的法律市场有很强的竞争力,足以支撑你找到不错的工作。
- 特定行业有优势:如中国民航大学的航空法,虽然学校整体不强,但在细分领域无人能及。
- 地理位置较偏:如一些省属师范大学或综合性大学,法学专业不是其主打,竞争压力自然小很多。
如何选择最适合你的“好考”大学?
没有绝对最好考的大学,只有最适合你的大学。 请按以下步骤思考:
-
评估自身实力:
- 本科背景:是普通本科还是“211/985”?
- 学习成绩:专业课排名如何?英语水平(四六级)怎么样?
- 学习能力:自律性强吗?能承受多大的备考压力?
- 初步目标:是求稳上岸,还是冲刺名校?
-
明确未来规划:
- 就业地域:想在哪里工作?地域认可度至关重要,想在江浙沪,华东政法、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虽然难但值得考虑)就是好选择,想在北方,山大、人大(难)是不错的选择。
- 就业方向:想做诉讼律师、非诉律师、公司法务、公务员?不同学校的优势方向不同,想做涉外,贸大、上财、外经贸更好;想做刑事辩护,政法类院校更有优势。
-
搜集具体信息(关键步骤):
- 查询近3-5年的分数线:看国家线、学校自划线、学院复试线,注意区分总分和单科线。
- 分析报录比:找到招生人数和报考人数,报录比>10:1的就很激烈,>5:1需要认真备考。
- 研究专业课真题:找目标院校的历年真题,看风格是偏重理论(如论述题)还是实务(如案例分析),考察范围是广还是深,这直接决定了你的备考难度。
- 联系学长学姐:通过考研论坛、QQ群等渠道,找到直系学长学姐,获取最真实的备考经验和内部信息。
总结建议
- 追求实力与平衡: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山东大学 是非常推荐的“黄金选择”,它们法学实力强,学校牌子也不错,竞争压力相对可控。
- 追求地域与特色: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上海财经大学 是想在北京、上海从事财经法律工作的同学的不二之选,性价比极高。
- 追求稳妥上岸:西北政法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以及你所在省份的省属重点大学 是很好的选择,它们能保证你获得一个法学硕士的学历,并在特定区域获得认可。
请记住:“好考”是相对的。 任何一所大学的研究生考试都需要你付出艰苦的努力,与其寻找一个“绝对好考”的学校,不如结合自身情况,找到一个“努力一下就有希望”的目标,然后全力以赴,祝你备考顺利,成功上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