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一年级下册思维训练题现在还适用吗?

第一部分:观察与找规律

主要考察孩子的观察力、发现规律的能力和逻辑思维。

一年级下册思维训练题现在还适用吗?-图1

数字规律填空

  • 题目: 找出规律,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 (1) 2, 4, 6, 8, ( ), 12
    • (2) 19, 16, 13, 10, ( ), 4
    • (3) 1, 4, 9, 16, ( ), 36 (提示:想想哪些数是自己乘自己)
  • 解析与答案:

    • (1) 规律: 每次增加2。 答案: 10
    • (2) 规律: 每次减少3。 答案: 7
    • (3) 规律: 1×1=1, 2×2=4, 3×3=9, 4×4=16, 5×5=25, 6×6=36。 答案: 25

图形规律填空

  • 题目: 观察图形,想一想,问号处应该画什么?

    • (1)

      答案: ○ (规律是:△, ○ 交替出现)

    • (2)

      答案: □ (规律是:■的数量分别是1个,然后是2个□,接着是1个■,然后是3个□,所以接下来应该是4个□)

    • (3)

      [图片:一个正方形,里面有一个圆;一个三角形,里面有一个圆;一个五边形,里面有一个圆;下一个图形应该是?]

      答案: 一个六边形,里面有一个圆。(规律是:图形的边数在增加,但“里面有一个圆”这个特征不变)


第二部分:逻辑推理

考察孩子的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动物排队

  • 题目: 小动物们排队,从左边数,小熊猫排第5;从右边数,小熊猫排第4,这一排一共有多少只小动物?

  • 解析与答案:

    • 方法一(画图法): 画5个圈代表左边的5只,小熊猫是第5个,从右边数它是第4个,说明它右边还有3只,所以总数是:5 + 3 = 8只。
    • 方法二(公式法): 总数 = 从左数 + 从右数 - 1 (因为小熊猫被数了两次)。 5 + 4 - 1 = 8只。
    • 答案: 8只。

谁最高?

  • 题目: 小明、小红、小亮三人比高矮,小明比小红高,小红比小亮高,谁最高?谁最矮?

  • 解析与答案:

    • 根据题目“小明比小红高”,说明小明 > 小红。
    • 根据“小红比小亮高”,说明小红 > 小亮。
    • 把两个关系连起来就是:小明 > 小红 > 小亮。
    • 答案: 小明最高,小亮最矮。

猜一猜

  • 题目: 盒子里有5个球,除了颜色外都一样,有红色的、黄色的和蓝色的,我摸出一个,不是红色的,也不是黄色的,这个球是什么颜色的?

  • 解析与答案:

    • 盒子里只有三种颜色的球:红、黄、蓝。
    • 摸出的球不是红色,也不是黄色。
    • 那么它只能是剩下的颜色。
    • 答案: 蓝色的。

第三部分:空间与图形

考察孩子的空间想象力和图形认知能力。

数一数

  • 题目: 数一数,下面图形中共有多少个三角形?

      /\
     /  \
    /____\
    |    |
    |____|
    • 提示: 除了大三角形,还有里面的小三角形。
  • 解析与答案:

    • 有1个大的三角形。
    • 里面有1个小的三角形(顶点朝上)。
    • 上面还有一个由两条斜边和底边组成的三角形(顶点朝下)。
    • 答案: 共有3个三角形。

哪个不同?

  • 题目: 下面哪一组图形与其他三组不一样?

    • A. 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 B. 苹果、香蕉、橘子 *. C. 桌子、椅子、床
    • D. 猫、狗、兔子
  • 解析与答案:

    • A、C、D都是三个不同类别的物品。
    • B中的苹果、香蕉、橘子都属于“水果”这一大类。
    • 答案: B不一样。

拼一拼

  • 题目: 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至少说出两种)

  • 答案:

    • 可以拼成一个正方形(如果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如果是直角三角形)。
    • 可以拼成一个大三角形

第四部分:趣味数学应用

将数学知识融入生活情境,考察孩子的应用能力。

喝汽水

  • 题目: 商店规定,喝完3个汽水瓶可以换1瓶新的,小明买了6瓶汽水,他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

  • 解析与答案:

    • 第一步: 喝掉6瓶,剩下6个空瓶。
    • 第二步: 用6个空瓶去换,6 ÷ 3 = 2瓶,可以再喝2瓶,现在总共喝了 6 + 2 = 8瓶,又产生了2个空瓶。
    • 第三步: 用2个空瓶,再借1个空瓶(喝完再还),可以再换1瓶,可以再喝1瓶,总共喝了 8 + 1 = 9瓶,喝完后又产生1个空瓶。
    • 第四步: 现在只有1个空瓶,不能再换了。
    • 答案: 小明最多可以喝到9瓶。

植树问题

  • 题目: 学校要在一条长20米的小路一边种树,每隔5米种一棵(两端都种),一共需要多少棵树?

  • 解析与答案:

    • 方法一(画图法): 画一条线段,标出0米、5米、10米、15米、20米的位置,数一数,有5个点。
    • 方法二(公式法): 棵数 = 总长度 ÷ 间隔距离 + 1。 20 ÷ 5 + 1 = 4 + 1 = 5棵。
    • 答案: 一共需要5棵树。

第五部分:语言与推理

将语言和数学结合,锻炼孩子的综合能力。

猜年龄

  • 题目: 小红说:“我比爸爸小28岁。”爸爸说:“我今年35岁。”小红今年几岁?

  • 解析与答案:

    • 爸爸的年龄是35岁。
    • 小红比爸爸小28岁。
    • 小红的年龄是:35 - 28 = 7岁。
    • 答案: 小红今年7岁。

付钱问题

  • 题目: 买一个笔记本需要6元,小明付了一张10元的钱,售货员应该找回他多少钱?可以怎么找?(写出两种找零方式)

  • 解析与答案:

    • 应该找回:10 - 6 = 4元。
    • 找零方式一: 2张2元的。
    • 找零方式二: 1张2元的,2个1元的。
    • 找零方式三: 4个1元的。

给家长的建议

  1. 鼓励为主: 思维训练的目的是激发兴趣,而不是制造压力,对于孩子做不出的题,要耐心引导,而不是直接批评。
  2. 过程比结果重要: 关注孩子是如何思考的,鼓励他们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答案错了,思考的过程也是有价值的。
  3. 一题多解: 引导孩子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发散性思维。
  4. 联系生活: 在日常生活中,多和孩子玩一些益智游戏,如积木、拼图、走迷宫等,这些都是很好的思维训练。
  5. 保持趣味性: 可以把题目变成故事,或者和孩子一起比赛,让学习过程变得轻松愉快。 能帮助您的孩子在快乐中成长,变得更聪明!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