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高一化学钠的思维导图,2025最新版考点有哪些?

高一化学:钠 元素思维导图

中心主题:钠 (Na)

高一化学钠的思维导图,2025最新版考点有哪些?-图1


钠的基本信息

  • 元素符号: Na
  • 原子序数: 11
  •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 第三周期
    • 第 IA 族 (碱金属元素)
  • 原子结构示意图:
    • (Na) 核电荷数=11,核外电子排布:2, 8, 1
    • 最外层电子数:1个 (决定其化学性质活泼)
  • 自然界存在形态: 只能以化合态存在 (如 NaCl, Na₂CO₃, NaNO₃),无游离态。

钠的物理性质

  • 颜色: 银白色 (新切开的表面)
  • 状态: 固体 (质地柔软,可用小刀切割)
  • 密度: 0.97 g/cm³ (比水小,但比煤油、汽油大)
  • 熔点: 97.8 °C (较低)
  • 沸点: 882.9 °C
  • 导电性: 良好 (金属的通性)
  • 导热性: 良好 (金属的通性)

钠的化学性质 (核心!)

  • 与非金属反应 (强还原性)

    • 与氧气 (O₂) 反应:
      • 常温 (缓慢氧化): 4Na + O₂ = 2Na₂O (白色固体,不稳定)
      • 加热 (剧烈燃烧): 2Na + O₂ = Na₂O₂ (淡黄色固体,过氧化钠)
    • 与氯气 (Cl₂) 反应: 2Na + Cl₂ = 2NaCl (剧烈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氯化钠)
    • 与硫 (S) 反应: 2Na + S = Na₂S (研磨时发生爆炸,生成硫化钠)
  • 与水反应 (最剧烈的反应之一)

    • 现象:
      1. 浮: 钠块浮在水面上 (ρ_Na < ρ_H₂O)。
      2. 熔: 熔成闪亮的小球 (反应放热,钠的熔点低)。
      3. 游: 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 (产生H₂推动)。
      4. 响: 发出“嘶嘶”的响声 (反应剧烈)。
      5. 红: 滴入酚酞后,溶液变红 (生成强碱NaOH)。
    • 化学方程式: 2Na + 2H₂O = 2NaOH + H₂↑
    • 离子方程式: 2Na + 2H₂O = 2Na⁺ + 2OH⁻ + H₂↑
  • 与酸反应

    • 现象: 比与水反应更剧烈,立即爆炸。
    • 化学方程式: 2Na + 2HCl = 2NaCl + H₂↑
    • 本质: 酸中的H⁺浓度远大于水,反应速率更快。
  • 与盐溶液反应

    • 规律: 钠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盐溶液可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与CuSO₄溶液反应:
      • 2Na + 2H₂O = 2NaOH + H₂↑
      • 2NaOH + CuSO₄ = Cu(OH)₂↓ + Na₂SO₄
      • 总反应: 2Na + 2H₂O + CuSO₄ = Cu(OH)₂↓ + Na₂SO₄ + H₂↑
    • 现象: 产生无色气体,生成蓝色沉淀。

钠的制备与保存

  • 制备 (工业方法):

    • 电解熔融氯化钠 (电解法):
      • 原理: 2NaCl(熔融) = 2Na + Cl₂↑
      • 设备: 阳极 (石墨)、阴极 (铁)
  • 保存方法:

    • 隔绝空气和水。
    • 保存介质: 煤油或石蜡油。
    • 原因:
      1. 密度比煤油大,沉在底部。
      2. 与煤油不反应。
      3. 隔绝空气中的氧气和水蒸气。

钠的重要化合物

  • 氧化钠 (Na₂O)

    •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 化学性质 (碱性氧化物): Na₂O + H₂O = 2NaOH
    • 与酸反应: Na₂O + 2HCl = 2NaCl + H₂O
  • 过氧化钠 (Na₂O₂)

    • 颜色状态: 淡黄色固体
    • 重要化学性质:
      • 与水反应 (歧化反应): 2Na₂O₂ + 2H₂O = 4NaOH + O₂↑ (产生O₂,是供氧剂)
      • 与CO₂反应: 2Na₂O₂ + 2CO₂ = 2Na₂CO₃ + O₂↑ (用于呼吸面具或潜艇中供氧)
    • 特性: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O₂为-1价,可升至0价,也可降至-2价)。
  • 氢氧化钠 (NaOH)

    • 俗称: 烧碱、火碱、苛性钠
    • 颜色状态: 白色固体 (易潮解)
    • 重要化学性质 (强碱):
      • 使指示剂变色: 使酚酞变红,使石蕊变蓝。
      • 与非金属反应: 2NaOH + Cl₂ = NaCl + NaClO + H₂O (制漂白液)
      • 与两性氧化物反应: 2NaOH + Al₂O₃ = 2NaAlO₂ + H₂O
      • 与两性氢氧化物反应: NaOH + Al(OH)₃ = NaAlO₂ + 2H₂O
      • 与酸性氧化物反应: 2NaOH + CO₂ = Na₂CO₃ + H₂O (或 NaOH + CO₂ = NaHCO₃)
    • 用途: 制肥皂、造纸、纺织、炼铝等。
  • 碳酸钠 (Na₂CO₃) 与碳酸氢钠 (NaHCO₃)

    • 碳酸钠 (纯碱/苏打):
      • 颜色状态: 白色粉末
      • 溶解性: 易溶于水
      • 热稳定性: 稳定,受热不分解 (Na₂CO₃ --(高温)--> 不分解)
    • 碳酸氢钠 (小苏打):
      • 颜色状态: 白色晶体
      • 溶解性: 溶于水,但比Na₂CO₃小
      • 热稳定性: 不稳定,受热分解 (2NaHCO₃ --(△)--> Na₂CO₃ + H₂O + CO₂↑) (此反应是鉴别它们的重要方法)
    • 与酸反应:
      • Na₂CO₃ + 2HCl = 2NaCl + H₂O + CO₂↑
      • NaHCO₃ + HCl = NaCl + H₂O + CO₂↑
      • 现象: 都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但NaHCO₃反应更剧烈。
    • 相互转化:
      • Na₂CO₃ + CO₂ + H₂O = 2NaHCO₃ (CO₂通入饱和Na₂CO₃溶液)
      • 2NaHCO₃ --(△)--> Na₂CO₃ + H₂O + CO₂↑

钠的用途

  • 工业制取钠的化合物: NaOH, Na₂CO₃, NaCl等。
  • 还原剂: 在某些冶金过程中作还原剂,如制备钛、锆等。
  • 合金: 制造钠钾合金 (作原子反应堆的冷却剂)。
  • 光源: 高压钠灯 (发出的黄光透雾能力强,用于道路照明)。

安全注意事项

  • 取用: 用镊子取用,不能用手直接接触。
  • 切割: 在玻璃片上切割,剩余钠块放回原试剂瓶。
  • 废料处理: 切下的钠屑或小块钠必须放回煤油中,或用少量乙醇处理 (2Na + 2CH₃CH₂OH = 2CH₃CH₂ONa + H₂↑),严禁随意丢弃或投入水中
  • 火灾处理: 若钠着火,不能用CO₂灭火器或泡沫灭火器,应用干燥的沙土扑盖。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