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智教育网

新课标下历史与思政,哪个学科教学更吃香?

这是一个非常经典的问题,很多师范生、年轻教师甚至教育管理者都会思考,历史与思政(通常指思想政治,在中学阶段是“道德与法治”或“思想政治”,在大学阶段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这两个学科,虽然都属于人文学科,但在教学上有着天壤之别。

新课标下历史与思政,哪个学科教学更吃香?-图1

没有绝对的“哪个更好教”,只有“哪个更适合你”,它们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教学挑战和乐趣点都完全不同。

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对这两个学科进行详细对比,帮助你判断哪个对你来说可能“更好教”。


核心差异:内容与目标

维度 历史学科 思政学科
“是什么”和“为什么”:讲述过去发生的人、事、物,分析其因果关系、发展脉络,内容是客观的、既定的(尽管解读可以多样)。 “应该是什么”和“为什么应该”:阐述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政治理论和行为准则,内容是规范性的、导向性的。
教学目标 知识传承与能力培养:让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形成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核心素养,目标是“求真”。 价值引领与思想塑造:让学生认同主流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法治观念和道德品质,目标是“求善”与“求治”。
知识性质 客观性为主:历史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但解读和叙事角度可以多元,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 规范性为主有明确的、统一的标准和答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阐释和传递既定的价值体系。

教学过程的挑战与乐趣

历史学科:挑战在于“深度”,乐趣在于“广度”

教学挑战:

  1. 知识储备要求极高:历史是“通识”的,教师需要对中外通史、断代史、专门史(如经济史、文化史)都有相当的了解,才能做到信手拈来,旁征博引,一个历史问题往往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来解释。
  2. 如何平衡史实与观点:历史不是流水账,需要讲出“所以然”,但如何引导学生从史料中得出自己的结论,而不是简单地灌输“标准答案”,对教师的思辨能力和教学设计能力是巨大考验。
  3. 激发学生兴趣的难度:对于部分学生,历史可能显得枯燥、遥远,如何把“死”的知识讲“活”,用生动的故事、悬念、人物和现实关联来吸引学生,是历史老师面临的日常挑战。
  4. 避免历史虚无主义:在讲述复杂或敏感的历史事件时,如何坚持唯物史观,既尊重历史事实,又进行正确的价值引导,需要非常高的水平。

教学乐趣:

  1. 探索的乐趣:历史就像一个巨大的宝库,教师和学生一起在其中“寻宝”,发现新的细节和联系,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乐趣。
  2. “以史为鉴”的智慧:可以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理解当下,讲经济史可以联系当前的经济政策,讲文化史可以增强文化自信,这种古今连接非常有成就感。
  3. 思辨的火花:课堂可以成为辩论场,围绕不同的历史观点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这是历史课最迷人的地方之一。
  4. 故事性强:历史充满了跌宕起伏的人物和事件,天然具有戏剧性,教师可以像一个“说书人”,让课堂变得生动有趣。

思政学科:挑战在于“温度”,乐趣在于“高度”

教学挑战:

  1. “说教”的风险:思政课内容理论性、政策性强,很容易讲得枯燥、空洞,变成“照本宣科”的“说教课”,从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和抵触,这是思政老师最大的挑战。
  2.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将抽象的理论(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鲜活的现实生活、学生的思想实际相结合,做到“接地气”,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3. 教师自身的信念与感染力:思政课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课程,教师自己必须对所讲内容真信、真懂、真热爱,才能用真情实感去感染学生,如果教师自己都感到生硬,学生更不会接受。
  4. 应对敏感和复杂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些尖锐的、甚至是挑战性的现实问题,教师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良好的应变能力和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才能妥善回应。

教学乐趣:

  1. 塑造灵魂的成就感:看到学生因为你的引导,思想上受到触动,价值观变得更加积极、健康,这种“立德树人”的成就感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
  2. 与时代同频共振:思政课内容紧随时代发展,从国家大政方针到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教学素材,教师始终站在思想前沿,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
  3. 辩论与澄清的智力快感:面对学生的困惑和质疑,通过清晰的逻辑、有力的论证和真诚的沟通,帮助他们澄清思想、解开疙瘩,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平的智力活动。
  4. “拔节孕穗期”的守护者:中学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思政老师,能在这个阶段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为他们的人生“扣好第一粒扣子”,这份工作意义重大且充满温情。

教师个人特质匹配度

  • 如果你是这样的老师,历史可能更适合你:

    • 知识渊博,热爱阅读,对故事、人物、文化有浓厚兴趣。
    • 逻辑思辨能力强,喜欢分析因果,探究事物背后的规律。
    • 善于“讲故事”,能用生动的语言把枯燥的知识讲得引人入胜。
    • 欣赏多元和复杂性,不追求唯一的“标准答案”,乐于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问题。
  • 如果你是这样的老师,思政可能更适合你:

    • 信念坚定,充满热情,对主流价值观有发自内心的认同和热爱。
    • 表达能力强,富有感染力,能用自己的激情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
    • 善于共情和沟通,能理解学生的困惑,并给予真诚的关怀和引导。
    • 关注时事,有家国情怀,喜欢将宏大叙事与个人生活联系起来。
历史学科 思政学科
难度核心 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教学的温度和信度
最大挑战 避免枯燥,激发兴趣,平衡史实与观点 避免说教,理论联系实际,教师自身信念
最大乐趣 探索未知,以史为鉴,思辨交锋 塑造灵魂,与时代共振,守护成长
适合人群 知识型、思辨型、故事型教师 信念型、沟通型、引领型教师
  • 从备课和知识门槛看,历史对教师的知识储备要求更“硬核”,需要长期积累。
  • 从课堂效果和教学艺术看,思政对教师的教学技巧和人格魅力要求更高,需要“内功”深厚。

哪个“好教”,完全取决于你的个人兴趣、知识背景和性格特质,如果你对过去充满好奇,享受探索和思辨的乐趣,历史会让你如鱼得水,如果你对当下和未来充满热情,渴望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和塑造年轻一代,思政会让你找到无与伦比的价值感。

最好的选择,就是那个能让你在备课时感到兴奋,在讲台上感到自信,在看到学生成长时感到幸福的学科。

分享:
扫描分享到社交APP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