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培养目标
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扎实的建筑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能力的高级专业人才,具体而言,这些人才应具备以下特点:

1、学术素养:系统掌握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设计及其理论、地域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技术科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实践能力:具有较强的工程设计实践能力和解决专业具体问题的能力与素养,能够熟练运用建筑设计理论和技术解决相关现实问题。
3、创新精神:形成多学科教育培养优势,推动研究生教育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造就面向国际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品质。
4、职业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具备建筑师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意识。
5、综合素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的哲学、艺术和人文素养及社会交往能力,身心健康。
二、培养方式
为了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的培养方式采取以下措施:
1、双导师制:实行校内导师与企业导师共同构成的“双导师”制,鼓励跨学科或交叉学科培养。
2、课程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同时强调学校学习与工程实践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工作力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多元化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和实施学科团队合作培养、校际联合培养、产学研联合培养、国际合作培养等模式,以拓宽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增强其实务操作能力。
4、个性化培养计划:研究生应在入学后制订出培养计划,按培养计划完成学位课程学习,并根据个人兴趣和研究方向选修课程。
三、课程设置
建筑学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学位课和专业选修课四种类型,具体要求如下:
1、公共学位课:包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辩证法概论、工程伦理、外语(如英语视听说)等课程,旨在加强研究生的政治理论素养和外语能力。
2、专业基础课:涵盖建筑与城市设计、近现代建筑历史与理论等核心类课程,以及其他专业学位基础课,为研究生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专业学位课:根据研究方向指定课程,如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论文写作指导等,旨在深化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4、专业选修课:提供现代城市设计理论与实践、乡村振兴与乡土聚落理论、数字化建筑设计等多门选修课程,满足研究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四、就业方向
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毕业后可胜任多种职业角色,包括但不限于:
1、建筑设计岗位:在建筑设计研究院和建筑设计事务所等单位从事建筑设计、开发、研究等工作。
2、房地产行业:在房地产行业从事建筑策划、开发项目管理等工作。
3、装修装饰公司:在装修装饰公司从事室内设计、装饰设计等工作。
4、教学科研岗位: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5、公务员及事业单位岗位:在城建部门从事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项目审批与报建等工作。
五、常见问题解答(FAQs)
问题1:建筑学专业研究生需要读几年?
答:建筑学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提前或延后毕业,但需满足学校的毕业要求。
问题2: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是否需要参加实习?
答:是的,建筑学专业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需要参加专业实践环节,通常由学院统一联系并认定实习设计企业(基地),建立规范的企业培养计划,实习期间,学生将参与实际工程项目的设计和研究工作,以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小编有话说
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系统地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积极参与实践项目和科研活动,以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和竞争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建筑学专业的就业前景越来越广阔,对于有志于投身建筑事业的学生来说,选择建筑学专业研究生教育无疑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进步、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