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散思维团队游戏是激发创意、打破常规、提升团队协作能力的绝佳方式,这类游戏的核心在于“ quantity over quality ”(先求数量,再求质量)和“延迟评判”(不立即否定任何想法)。

下面我将为您详细介绍几款经典且效果出色的发散思维团队游戏,并附上操作流程、变体和适用场景。
游戏核心原则
在开始任何游戏前,团队必须理解并遵守以下三大黄金法则,这是游戏成功的关键:
- 追求数量:目标是产生尽可能多的想法,而不是一开始就追求“完美”的想法,数量是质量的基础。
- 延迟评判:在头脑风暴阶段,绝对禁止批评、嘲笑或否定任何想法,无论它听起来多么荒谬,创造力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
- 鼓励异想天开:最疯狂、最不可能的想法往往能激发出其他有价值的想法,或成为创新解决方案的种子。
- 组合与改进:鼓励团队成员在他人想法的基础上进行延伸、组合或改进,即“搭便车”(Hitchhiking)。
经典发散思维团队游戏
这里推荐四款从易到难、各具特色的游戏。
游戏1:一句话故事
- 游戏目标:快速激活思维,建立团队默契,理解“接龙”式的创造力。
- 适合人数:5人以上
- 所需道具:无
- 游戏规则:
- 所有人围成一圈。
- 第一个人说出一个故事的开头,“在一个雷雨交加的夜晚,我家的冰箱门自己打开了……”
- 下一个人必须立刻接上,说出故事的下一句,“……从里面走出了一只穿着燕尾服的企鹅。”
- 故事就这样一句一句地传递下去,每个人都要快速贡献自己的句子,让故事持续发展。
- 关键规则:不能犹豫太久,不能说“接不上”,必须强行接上,过程比结果更重要。
- 变体:
- 指定主题:太空”、“海底”、“美食”等。
- 指定词语:要求每个句子必须包含一个特定的词。
- 适用场景:会议开始前的热身,打破僵局,培养快速反应和协作能力。
游戏2:…会怎样?
- 游戏目标:挑战固有思维,从不可能的假设中探索新的可能性。
- 适合人数:5人以上
- 所需道具:白板或大白纸、马克笔
- 游戏规则:
- 在白板中央写下一个非常规的、开放式的“…”问题。
- “如果重力会每天随机改变方向会怎样?”
- 或者:“如果动物能说话,但只说真话会怎样?”
- 或者:“如果钱不是纸币,而是空气会怎样?”
- 给团队5-10分钟,疯狂地写下所有可能的后果、影响、新发明、社会变革等。
- 鼓励大家联想,如果重力会变,那我们的交通工具会是什么样的?”“建筑怎么设计?”“体育运动会消失吗?”
- 时间结束后,大家一起分享最有趣、最疯狂的几条想法。
- 在白板中央写下一个非常规的、开放式的“…”问题。
- 变体:
- 针对具体问题:如果我们的产品可以免费,我们的商业模式会怎样?”“如果我们没有客服部门,客户问题会怎样解决?”
- 适用场景:产品创新、商业模式探讨、解决棘手问题、打破部门壁垒。
游戏3:SCAMPER 法则头脑风暴
-
游戏目标:使用结构化的框架,对一个现有事物进行系统性、多维度的创新改造。
-
适合人数:3-10人
-
所需道具:白板或大白纸、马克笔、一个要改造的“事物”(可以是实物,如“杯子”;也可以是概念,如“会议”)
-
游戏规则: SCAMPER 是七个创新方向的缩写,团队可以逐一或选择性地进行头脑风暴。
字母 代表含义 引导性问题 (以“杯子”为例) S 替代 有什么可以替代杯子来装水?(叶子、水果壳、手掌) C 组合 杯子可以和什么东西组合在一起变成新产品?(杯+温度计=测温杯;杯+搅拌器=搅拌杯) A 调整/改造 能否调整杯子的形状、大小、功能?(可折叠的杯子、可变形的杯子) M 修改/放大 能否把杯子的某个特征放大?(杯口无限大、杯底无限小、杯子自带无限水源) P 挪作他用 除了喝水,杯子还能用来做什么?(花瓶、笔筒、乐器、武器) E 去除 如果去掉杯子的某个部分会怎样?(没有把手、没有杯底、没有杯盖) R 反转/重排 能否反转杯子的设计?(从下往上喝;先喝后付钱) - 在白板上写下SCAMPER七个字母。
- 团队成员围绕选定的“事物”,针对每个字母进行头脑风暴,记录下所有想法。
- 从所有想法中筛选出最有潜力的几个进行深入讨论。
-
适用场景:产品迭代、服务优化、营销活动策划、流程改进。
游戏4:荒岛求生
- 游戏目标:在资源限制下,通过团队协作和创造性思维做出决策,解决复杂问题。
- 适合人数:5-10人
- 所需道具:一张清单(写在白板或纸上)
- 游戏规则:
- 设定场景:“你们的团队在一场空难后流落到一个荒岛上,你们在飞机残骸中找到了一个可以装下10样物品的救生筏,但只能带走清单上的15件物品中的10件。”
- 提供清单(清单可以根据团队特点调整):
- 一把大砍刀
- 一箱压缩饼干
- 一个打火机
- 一瓶威士忌
- 一艘救生艇
- 一台信号枪(只有3发信号弹)
- 一本《鲁滨逊漂流记》
- 一箱维生素
- 一台太阳能收音机
- 一个急救箱
- 一面镜子
- 一箱钓鱼线
- 一本空白笔记本和一支笔
- 一个帐篷
- 一箱种子
- 团队任务:在20-30分钟内,通过讨论,共同决定选择哪10样物品,并给出一个简短的“求生计划”。
- 分享与辩论:时间到后,每个团队分享他们的选择和理由,其他团队可以提问或挑战。
- 游戏目标:这个游戏的重点不在于“标准答案”,而在于观察团队的决策过程、沟通方式、领导力涌现以及如何处理分歧。
- 适用场景:团队融合、领导力培养、冲突解决、战略规划。
如何组织和引导游戏
- 明确目标:在游戏开始前,告诉团队这次游戏的目的(“为了激发新产品的点子”)。
- 讲解规则:清晰地介绍游戏规则,并反复强调核心原则(尤其是延迟评判)。
- 设定时间:为每个游戏环节设定明确的时间限制,这能激发紧迫感和效率。
- 营造氛围:作为引导者,你的角色是鼓励者,不是评判者,用积极的语言回应所有想法(“这个很有趣!”、“然后呢?”)。
- 记录和展示:将所有想法清晰地记录在白板或大纸上,让每个人都能看到,这会形成一种集体创作的氛围。
- 回顾与总结:游戏结束后,花几分钟进行复盘,讨论哪些点子最有潜力?游戏过程带给了我们什么启发?如何将这些创意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游戏选择建议
| 游戏名称 | 时间投入 | 创意类型 | 团队阶段 | 主要产出 |
|---|---|---|---|---|
| 一句话故事 | 5-10分钟 | 流程性、协作性 | 破冰、热身 | 团队默契、快速反应 |
| …会怎样? | 15-25分钟 | 假设性、颠覆性 | 创意激发、问题重构 | 大量新奇想法、新视角 |
| SCAMPER | 20-40分钟 | 结构性、优化性 | 产品/服务迭代 | 具体的改进方案、新功能 |
| 荒岛求生 | 30-45分钟 | 战略性、决策性 | 团队建设、冲突解决 | 团队共识、协作策略 |
希望这些游戏能为您的团队带来灵感和乐趣!发散思维的培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定期进行这类游戏,会让团队的创新能力越来越强。
